守正出奇
——讀《大清相國》有感
源於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推薦,最近,我又重新讀完了《大清相國》這本書,收穫頗豐。這本書的主人公陳廷敬青年得志,風光無限,從此躋身官場,在波瀾詭譎的康熙王朝中歷盡磨難,憑藉自身的不斷總結和他人的警言而位極人臣,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後主動全身而退,名載千秋,被康熙評價為"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對這樣一位在為官做人上堪稱典範的前人,我不禁心生敬仰,在書中細細品味他的人生經歷,學到了很多彌足珍貴的為人做事的道理。
陳廷敬在科舉考試時,本可以三元連中,成就一段士林佳話,這對於年輕氣盛的士子來說可謂是莫大的榮耀。但閱歷豐富的主考官衛向書卻善意阻攔了順治皇帝點他為狀元,因為他擔心年紀輕輕的陳廷敬不經歷一番挫折便扶搖直上,在以後的道路上難免生驕傲之心,反而不利於陳廷敬日後的宦途。書中這樣寫道,"他心裡暗想,陳廷敬才二十一歲,早早地中了狀元,未必就是好事。官是靠熬出來的,沒到那把年紀,縱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眾目睽睽之下,沒毛病也會叫人盯出毛病來。但此時話畢竟不便說得太透,便都放在了肚子里。他想日後要是有緣,自會把這些話慢慢兒說給他聽的。"關於衛向書的這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為何?俗話說的好,一歲年齡一歲心,即使是神童,那也只能說明先天智力條件優異,並不能夠代表在做事能力和處世方式上的成熟,如果要追求人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不斷積極主動地去參加生活的磨練,不斷積累人生的閱歷,不斷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成功路徑並付諸行動。作為即將畢業工作的浙大碩士,我想這個道理對我也同樣適用!要想成為工作中的能者,不可控的因素自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卻是經歷時間和經歷的磨鍊的。
文中,雲南巡撫王繼文不僅如期如數徵收糧餉,而且速度及數量遠超過了其它的省份。康熙皇帝十分高興,要封賞,可當時的陳廷敬卻說:"臣以為,國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愛護百姓。如果只顧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事實證明,王繼文為了升遷,暗度陳倉,他把省里國庫的銀子充當餉銀及時上交,並私自許諾減免了百姓商人應交的稅賦。這樣一來,康熙覺得他是一個能及時徵收稅賦有才幹的官員,在百姓商人眼裡他又是一個減免稅賦的青天大老爺、大好人。這種不向百姓收稅賦、挪用庫銀辦協餉只顧眼前利益的事情,雖然會讓皇帝欣賞提拔重用並博得青天大老爺的好官聲,但是長此以往,害處極大。原因在於,其他省份看到王繼文通過這種方式升遷,必定也會糊弄康熙,國庫的虧空必定會越積越大;到最後,損害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的利益,一任一任的惡性循環下去,給這個地方留下的就是一堆亂攤子,到時就誰也不好處理,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裝糊塗。這樣日積月累到紙包不住火的時候就會"崩盤",長此以往最終吃虧的還是群眾,最後就會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這個時候,國家就離改朝換代不遠了。政績的體現,應該要像陳廷敬所說的:"國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愛護百姓。如果只顧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這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提出的:"領導幹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晚年回到家鄉后,陳廷敬總結了自己近50年的官宦生涯"當年衛大人告訴他一個等字,岳父告訴他一個忍字,自己悟出一個穩字,最後又被逼出一個狠字,虧得月媛又點醒他一個隱字。若不是這一隱字,他哪能全身而退?"陳廷敬用他的一生來得出和踐行這"五字真言".初涉官場時,羽翼未豐、經驗不足,於是要慢慢地"等",不斷觀察和揣摩以積累經驗,為日後做好充足準備,必要的時候還要"忍",因為此時自己的一些行動可能都還不夠完善,要向其他人虛心學習;等人到了中年,在眾人中逐漸凸顯出來時,又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畏頭畏尾,要穩中求進,做事時要果斷,要能"狠";而在歷經磨練后,無論成功或失敗,都無需過於執着,不能沉迷其中,要拿得起放得下。這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20字好乾部標準有一定重合。陳廷敬能夠耐得住寂寞,不參與派系與集團鬥爭,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講究政治謀略卻又不去害人,識時務、處處小心謹慎、避免鋒芒畢露,用自己的方式報效朝廷、造福子民。縱觀陳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半輩子、慢慢悟透官場秘訣,終於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大清相國》封腰上曾有這樣的一段話: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陳廷敬能得到完人的評價的原因,一是堅持理想,二是清官,三是有能力,而其中的關鍵是他的剛正和清廉。他主要功績之一是整頓吏治,處理案件鐵面無私,同時很注重策略。我想這主要是因為自身過硬,對待問題才敢於碰硬。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解決問題必須保證自身乾乾淨淨。剛走出象牙塔的學生肯定是清清白白的,步入社會工作后,我一定會格外注意,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乾乾淨淨的城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