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張永飛 中交一公局總承包公司

  最近集團組織了名為"書香中交"的活動,旨在為廣大員工增長學識,陶冶情操。我便選了于丹老師的一本名為《重溫最美古詩詞》的書籍,來慢慢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文字的魅力。也正如書籍封面的那句話——"徜徉在明月清風的意象中,感受對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

  見解,從另一方面說,讀這本書,可以從一位大家的視角去品味這些美妙的詩詞歌賦。清代孫洙就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通讀一遍才忽然發現,原本口中偶爾蹦出的一兩句,根本就屬賣弄,哪算得什麼熟讀。比如白居易的兩首,一首《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竟不知後面還有兩段;一首更為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後面的我竟也不會。像這樣的只會一半的詩還有很多,不談內容,似這般,就已先學會了敬畏。

  不得不說,詩詞還真是個美妙的東西,有時簡短的七個字,就比用千言萬語還能表達的清楚明白。詩人可以用種種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聯繫在一起,我們眼中可愛的"芳草"在詩人的眼中卻是"離恨",古色古香的"長亭"是"送別",展翅高飛的"鴻雁"卻代表遠方可愛的"家鄉".我時常會胡思亂想,都說現在的營養豐富人也聰明,古人都是獃獃的,傻傻的,可為什麼卻寫不出如那般有內涵,有韻味的千古絕唱。是我們在這物慾橫流的年代,把什麼丟失掉了嗎?

  讀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會想自己當初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尤其是看南唐後主李煜寫的詩的時候,會不自禁的微笑起來。李煜寫的詩全是"愁""恨""煩惱",本不是能笑出來的意境,不過有趣就有趣在幾年前的我竟然對這個"愁"很喜歡,不管是"離恨恰如春草"還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掛在嘴邊,現在想來,小小年紀哪來這許多愁。倒應了辛棄疾的那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由看書而看過去,別有一番滋味。

  東坡先生說陶淵明的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而慢慢讀《重溫最美古詩詞》,竟也十分有趣,書中的詩詞包羅萬象,田園之樂,國破之恨,報國之情,觀景之懷,一一羅列於書中,但無一例外地,都夾雜着詩人或喜或憂,或恨或怒的複雜心情。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人性就是這樣,無論身居何職,無論身居何位,只要生於世上,便有種種感情,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真的沒有感情,沒有喜怒哀樂,那麼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罷了。正因有種種情感,詩人們才能將這種情感施乎於藝,我們才能在千年之後的今天,走近那些被稱之為"詩仙"、"詩聖"的人,走進他們的內心,體味他們的喜與悲,愛與恨。

  我想,於老師如此積極的傳播傳統文化,無非是讓中國文化更好的發展下去,讓無數的國人不要忘卻傳統,忘卻前人所留下的美麗語言。走進先賢的內心,聆聽先賢內心的情感發聲。恰如我們常說的,讀一本好書,認識一個好人,會讓人心胸開闊。是的,在這個喧囂的年代,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遇到挫折,能從書中品味先賢遇到磨難時的所為,未嘗不是給自己一個正確的渠道去排解這些問題,恰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遇磨難而不低沉,做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心胸開闊了,問題自然就不算問題了,人總歸還是要淡泊一點,否則"眾鳥欣有托",吾不愛吾廬,怎麼可能快樂呢。

  不管一個人的文學底蘊到底有多高,讀兩三本書,總歸是好的。每天眉頭緊鎖,心有鬱結之氣,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會錯誤百出,莫不如去選上一本自己愛看的書讀一讀,快樂了才會有進步,"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標籤: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