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城市與狗》讀後感

《城市與狗》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城市與狗》讀後感

  凱恩說:“有人扮演英雄,因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聖徒,因為他是兇惡的。有人扮演殺人犯,因為他有強烈的害人慾望。人們之所以欺騙,是因為生來便是說謊的。”

  《城市與狗》是作者根據自己少年時在軍校學習的親身經歷寫成。“城市”指秘魯社會,“狗”指軍校學員。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打架鬥毆”、“金錢交易”、“賭博”、“嫖娼”、“上課搗蛋”等醜惡行為,揭示出底層人生存的艱難處境,有相當大的震撼力。作者塑造了一個“中間人物”,他名叫阿爾貝托,為人不卑不亢,不欺負弱小,也不容強者欺負。在I衛尊嚴和個人合法權利方面,阿爾貝托絕對不放棄鬥爭,這個人物是略薩的化身。在《城市與狗》里,阿爾貝托時而生活在社會上層(豪華住宅區),時而與來自社會底層的黑人、混血種族學員住在同一宿舍;他既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偽善、欺詐和糜爛的生活,也了解了貧苦階層的悲慘處境。這兩個極端他都不能接受,因此寧肯躲進文學天地,逃避“狗咬狗”的生活。這樣,阿爾貝托就逐漸培養了這樣一種能力:建造文學的城池,去抵擋“城市”喧囂和“狗”們的狂吠;因為文學為個人的反抗提供了武器,也提供了施展的空間。

  “生活”這一個詞似乎很深奧,因為我們總是無法說清,然而它也是那麼的簡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經歷着。我們一出生便擁有了家庭生活,因此家庭會深刻地影響我們的一生。書中詳致地描述了“美洲豹”、阿爾貝托、“奴隸”以及特萊莎的家庭環境。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幸福的家庭總是一樣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以這麼說,他們的家庭都是不幸的。

  對於“美洲豹”而言,家庭沒有給他任何的保障,自從懂事的那時候起,母親就一直得為生計而奔波。艱辛的生活讓母親有了太多的抱怨,抱怨社會的不公平,抱怨政府的吝嗇,抱怨父親的愚昧。因為父親的死,只得到一丁點的撫恤金,這令母親超負荷地承擔著這個家庭。於是母親默許他和哥哥去偷,去搶,只要能夠給她錢,她甚至可以失去做母親的威嚴。家庭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他哥哥。哥哥教會了他用暴力去爭取一切,教會了他如何在暴力中取勝。而這也讓他在以後的生活中得以生存下來。而哥哥的好朋友瘦子依蓋拉斯作為一個引路人將他引入社會這個大家庭,於是他有了第一次偷,有了第一次性經歷,也有了第一次被背叛的滋味。他過早地進入了社會這個大染缸,在近乎殘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他學會了生存也有了自己的堅守的信念:忠義。由於親眼目睹了夥伴被捕的情景,他恨透了背叛的人,而且也有了報復的心。那顆簡簡單單的純粹的愛着特萊莎的心也只能被掩埋起來,為了生存,他離開了家,離開了特萊莎,也離開了童年。

  與“美洲豹”一樣,特萊莎也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嗜酒如命,並且不斷地換女人,可是她依舊感激父親,因為至少他還沒有拋棄她,讓她擁有一個所謂的家。後來父親去世了,而母親也去尋求自己的新生活,將她拋給了姑媽。從此以後,她和姑媽相依為命。

  阿爾貝托則與他倆不同,他有家庭的庇護,不必為生存而自立。他有一個可以讓他的生活物質無憂的父親,他也有一個對他無微不至的母親。父母的關係很不好,因為父親總是背着母親去外邊亂來,但是對於他而言,這一切都無所謂,他甚至於覺得母親太固執於所謂的忠誠,他在乎的是能否從父親那裡拿到錢,然後如何用這錢去取樂。而對於父母司空見慣的爭吵,他顯得就像局外人一樣無動於衷。面對越來越柔弱、蒼老的母親,他更喜歡父親,“顯得年輕、健康、精神飽滿。在他的舉止和言談之中,有着某種難以抑制、急於表白的東西。”他一直以來認為父親是不幸福的,可是突然他懷疑起來,“難道他很幸福?”難道像父親這樣也會幸福?父親對於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親的言語,父親的行為彷彿又會在他身上顯現。面對母親的嚎啕,面對母親的詛咒,父親可以非常平靜地說:“我要求絕對自由:我希望支配自己的生活。”

  其他人物也有各自的英雄形象:“奴隸”善良而正直;靈巧的“詩人”不惜代價要給自己兄弟伸冤;在全班性的大背叛中,“博阿”仍毅然挺身支持自己兄弟;“卡瓦”1人承當所有責任,犧牲自己保全同伴;甘博亞在長官強大的壓力下,還是狂熱的堅持保有相當程度的理想性。這些“英雄”雖然都各有軟弱的面向與失敗的處境,仍散發著某種動人的光芒。

  他們本來就是很簡單,很單純的小孩,想擁有自己的友情,愛情,親情,可是生活幫他們安排了一條路。生活轉了一個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美洲豹”與最初相戀的特萊莎結婚,阿爾貝托依照父親的安排去美國留學,並且找到了一個相戀的女子。生活又安安靜靜地繼續着,曾經以為永遠也無法消融的陰暗記憶似乎也已漸漸淡忘,“許多事情回憶起來好像只是些電影里的片段罷了。他可以一整天都不想起‘奴隸’的臉。”只是,這消逝的生命,該誰來為他訴說……



《城市與狗》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平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