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大地的一隅,有這樣一個村莊。在外人眼裡,她貧窮,她落後,是個荒涼偏僻的地方。但在我看來,她是最美麗的。
這的確是個美麗的小山村。四面青山環繞,作為小村的天然屏障,守護着小村的寧靜安詳。中間,流淌着一條小河,一年四季,都在不斷流動着,滋灌着兩岸的良田,撫育着兩岸的生靈。簡單錯落的瓦房,零零星星的分佈在小河的兩岸。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幾架簡單的木橋,溝通着小河兩岸,方便居民往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傳統的氣息,依然瀰漫著整個村莊。這分明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白天,你可以於庭前獨坐,聽山間清脆的鳥鳴,聽花開放的聲音,聽流水叮咚的樂歌,看四周翠綠的青山,看雞犬在眼前覓食,看煙囪里升起的陣陣炊煙。晚上,你可以和家人在門口閑坐,聊聊一天的生活,看天上繁星點點,皓月當空,聽聽微風吹過耳畔的柔軟,帶動着樹葉的簌簌作響,甚至還能聽到青蛙在奏着鄉村寧靜的樂歌。這是在是人生中的一大享受,如果遇到下雨的話,卧闌聽雨,伴着雨聲睡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同時也是一個淳樸的小山村。零星分佈着十幾戶人家,加起來還不到一百口人。村民個個純樸可親,沒有城市中的虛偽狡猾,只有鄉村的自然清新。白天,大人們都在山間或田裡勞作 而小孩子則成群結隊,四處亂跑。但無論走到哪裡,只要看到自家房頂上的縷縷炊煙,變飛快的,歡呼雀躍地趕回家,享受那簡單而又可口的飯菜。吃飯時,純樸的村民可沒有那麼講究,端着個飯碗東家走走,西家串串,有時相互交換碗中的飯菜大口大口的吃着,那表情,別提有多幸福了!小小的村莊,大家親如一家沒有彼此之分。只要誰家裡來了,就相當於全村人的客人,經常性有人會跑到來客人那家對客人噓寒問暖,更有熱情好客的人,還會把客人請到自己家吃飯。就連我這個不算客人的人,回一趟家,也能受到他們熱情的關懷,有時雖然覺得羅嗦,但從心底里卻很溫暖。這種關懷,沒有半點嬌柔造作,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小小的村莊,雖然人口稀少,但卻充滿了人情味,讓人心馳神往!
就這樣美好的地方,竟然有人願意捨棄,實在想不通。現代化的進程無情的擾亂了村民原先安靜祥和的生活。經濟的發展,讓村民意識到了村莊的落後,但他們並不是想方設法的建設這個村莊,而是選擇了離開,到山外稍微繁華點的鄉鎮,構建另一個家。或許這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的權力,我也不能多說什麼。或許他們內心深處是無奈的,他們也深深眷戀着這個美好的地方,但終究奈不住繁華的誘惑,離開了。我只是覺得有點心寒,有點悲涼。
青山依舊,人事已非。如今,小村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越發顯得冷清。只有幾戶人家還堅守在這片土地上。我不知道是內心靈的堅守,還是僅僅因為金錢的短缺。但還是有人堅守着的,那便是那些在這這生活了近一輩子的老人。他們不願追隨子女到山外去,而選擇了心靈的堅守。比如說我父母,兩個哥哥都在山外有了自己的家,但他們卻不習慣山外的生活,只能短暫的住上幾天,便急着要回家。兩個哥哥雖不忍,但亦無可奈何,只能隨他們自己。兩個哥哥很疑惑家裡明明已經沒有了牽挂,為什麼父母還是不舍。只有我知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生活了近一輩子了,這裡有他們最美好的回憶。我也一樣,對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有這深深的眷戀。
我多麼希望,這個小村子不會荒廢,能夠綿延不絕的繁衍生息。我有這樣一個願望,能夠盡自己的一份力建設復興這個小小的村莊。我希望,這不會成為虛幻。願一切安好!
雙手合十,閉目,祈禱,願小村千秋萬代,生生不息!
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標籤: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