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秀散文>出路

出路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出 路

  一次和兒子閑聊,無意間聊到當代大學生出路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兒子總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當公務員;第二是做實業,包括靠技術吃飯;第三就是開公司或者做生意。對這三個方面的解釋,兒子還有自己的理論:當公務員必須是老子也當官,否則即使當上公務員,也不會有什麼作為。再問作為指的是什麼,兒子毫不含糊地解釋為——權力。也就是說沒有當官的老子,即使考上公務員,也不會當上有權力的公務員。在兒子眼睛里,權力就是世襲的,是權力集團內部的分配和再分配。但做公務員歸根結底還是讓大多數大學生艷羨的,雖說大多數人都做不上。所以,兒子把做公務員看作是最正統的出路。還把這個出路簡稱為正路;第二個方面,就是做實業的,兒子首先把有實體的企業家作為代表。再就是工人、農民和靠技術吃飯的人群。兒子很勉強的說這方面也算是正路;說到第三個方面,兒子有點傷感,因為他就和同學開了一個傳媒公司。他們開的公司,沒有實體,好像自己都感覺沒底氣。所以他把和沒有實體的做生意的人分為一個方面,囁嚅了半天,找不到好的詞語歸類,就很無奈似地稱之為——野路。

  對於兒子最後這個說法,我當然提出反對。什麼野路,只要遵紀守法,正正經經地開公司或者說做生意,都屬於正路,哪裡分什麼正野?兒子也不服氣,就和我辯論。但辯來辯去,誰也說服不了誰。兒子認為說起這個話題,心虛的應該是我,因為我不能給他帶來被稱為正統的有權力的公務員的地位。也就是不能把他帶到所謂的正路上。兒子看到我理直氣壯地不相讓,就露出一副和我說不清道理的神情主動結束了這個話題。

  當然,說歸說,兒子也並沒有要求過我什麼,而是自己努力地奮鬥着。這也是讓我感到十分欣慰的地方。要說起來,兒子也不是只想着賺錢而不顧及其他的年輕人,說起政治、時事、人情世故也是一套一套的,還頗能使人產生興趣側耳來聽。然而,兒子的這種正野之路分別的思想,卻總是在我的心頭放不下,很有些惴惴不安。

  難道這就是當代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之後的在大腦中已經形成的固定的一種思想,或者成為一種理論體系嗎?果真如此的話,那可是影響巨大,很多我們認為正確的思想理論都將被他們這些年輕人顛覆了。

  然而反過來一想,兒子說的也不無道理。對於社會現狀,對於人們的信仰,對於無法解釋的難題,如果我再頑固堅持我的思想,恐怕真有點是掩耳盜鈴或者說是自欺欺人了。

  有一次和一個行政執法部門的領導談話,他說他們的這個部門現在有二百人還多,但正式編製卻僅有六十人。也就是說國家發工資的只有這在編的六十個人。而實際上,靠這在編的六十個人,也無法完成本部門的工作。再說這些編外人員都是上級領導們送進來的,既然是上級,就是對誰都不敢拒絕的。對於這個狀況,只有分成幾個小部門,讓他們自籌自支。這樣則無可避免地產生了亂收、亂罰的現象。碰上有群眾投訴,也只是內部警告一下。即使出現嚴重的違紀行為,也是無可奈何。都是領導的關係,誰敢開除人啊!所以根本沒法徹底解決。上面下發文件要求裁人,可裁誰呢?把這個難題推給上級領導做主,上級領導也沒有辦法,因為有些還是上級的上級。有時候別說裁人,還發生過一邊決定裁人,上級領導還一邊往裡送人的事情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分流。可是不管分到哪裡去,你總要給人家找個吃飯的地方。否則也是無法向上級領導交代的。但如果不是和上級領導有關係,首先是很難進入,即使進入,如碰到裁員或分流也無疑是首當其衝了。

  對於這種現象,有人說是腐敗問題,有人則明確指出是體制問題。可是體制問題又不是基層部門可以解決得了的。

  再回到大學生出路的問題上。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官員的父輩或祖輩也是官員,這是很容易查到的,很多人自己也並不隱晦。我兒子就說起他的一個同學,父親是老家縣裡的大領導,大學沒畢業就給他安排好工作了。這位同學還直言不諱地說,以後肯定還是做官的。要不兒子認為官員都是世襲的,是從小就已經定下了的。這種家庭出身的大學生,並不需要自己怎樣的努力,更不存在方向選擇的迷茫,他們的人生一般不會出現坎坷,大都是仕途順利,官職逐漸上升。也不用說,官職就代表着權力。也還不用說,權力也代表着財富。所以,出身不同的大學生,在權力和財富方面從小就已經是天壤之別了。這種現象,別說大學生心理不平衡,就是我們社會人士,也很難說對此無動於衷。

  和普通百姓談出路,倒很好說,只要能生存,能混口飯吃就行。可是和大學生談這個話題,可就很不一樣了。即使是沒有背景或家庭出身貧困的大學生,對自己畢業后工作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們都充滿激情,充滿着對自己未來的不切實際的貌似合理的幻想式的理想。沒有甘願從最基層做起的,雖說畢業后不得不從最基層做起。究其原因,還是自我認知的問題和社會風氣所帶來的攀比心理的問題。

  唉!這個話題,越想越覺得沉重。所以還是就此結束吧!

  但是,還是希望大學生們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出路,干自己喜歡的工作,充滿快樂地走向自己的社會人生。

  201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