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路,沒有公路的平坦與寬闊,也沒有山路的崎嶇與曲折。它只是一條普通的鄉間小路。只是,由於上小學時,我經常與它接觸,不知不覺地產生了親切感。現在,我猶記得它樸素的外貌,土色的衣裳。在路上,我走出了兒時的持之以恆,走出了小學生的匆忙與耐心。就這樣,腦里有了它不深不淺的記憶。
從老家出發,經過一小段耐用的石子路,沿幾個泥土的台階而下,小路從田野穿過。那段路直直的,軟軟的,帶着新鮮的泥土氣味。路邊長有一些非常矮小的小草,葉子就覆蓋在地上,鋪在路邊。小路也因此充滿生機,長滿趣味。
路旁,不遠處,一棵漂亮的枇杷樹里,小鳥們經常在枝間跳躍、啁啾。清鮮的早晨,它們賣弄清脆婉轉的嗓子,唱着一遍遍鄉村之曲,惹得我不時回頭看看它們。我嚮往鳥兒們自由自在的神態,歡呼雀躍的樣子。在這裡,美麗的鄉村由此而來,純樸而寧靜。平靜的心態,悠然的情緒,溢滿心間。
拐個彎,人們必須經過一段紅色的土路。我喜歡紅色,對紅色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路邊,鄉親們曾挖過紅土,留下一個個小小的洞穴。紅土顯示了不一樣的價值。它加上沙子和石灰漿,一起攪拌,就成了“三合土”。它可以砌磚、抹牆。因為這一用途,紅土讓我產生敬意。
小路右邊的高地上,經常長滿了地瓜葉,密密匝匝地鋪滿這裡那裡。土壟和土溝都有它們了綠色的光芒。想着常在鍋里獃著的香甜的地瓜,我感恩土地的饋贈,熱愛這一片熱切的地方,也喜愛上了勤勞的鄉親們。
一些黃瓜的藤蔓伸得很長、很長。它們手腳並用,用線狀的絲纏繞着物體,附着在這裡那裡。碩大的葉子在微風中晃動,恍如在搖頭晃腦地念着一篇篇古詩。長滿的黃瓜點綴其間,垂掛在空中。一個個黃瓜就是大自然的一件件禮物,填補了那時物質匱乏的年代。無私的鄉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凸顯了神奇的色彩。
純真的眼睛,望着一個個飽滿的黃瓜,有時恨不得摘下一個,偷偷地摘下一個,削去外皮,掏空籽粒,切成薄薄的片狀,與白糖一起,用筷子拌和,就成了我喜愛的食物。清涼、降火與清胃,甜蜜蜜的味道豐富了舌尖的滋味。
往前一點,有一間熱鬧的房子。裡面養着一頭豬,有時是兩頭,那是我家的財產。我站在這條鄉間小路上,看見它,就如同看見和藹可親的親人。一股安慰盈滿心間。由於離小路不遠,我有時還可以聽得見豬在“哼哼哼……”地叫着的聲音。
一個糞水屋,在地底下挖個坑,抹上水泥,放入糞水,蓋上屋頂與瓦片。糞水上面通常有一層糞便,黑色的樣子,是一種農家肥。斜斜的屋頂,黑色的瓦片,瓦片上壓着不規則的小石頭,彷彿正在講解着日子的艱辛,歲月的滄桑。
幼小的我,對它們的存在,也感到了重要性。父母親一次次把豬養大,請屠夫宰殺后賣肉,既賺了錢,又能品嘗到鮮美的肉羹湯,令我振奮不已。只是,清洗屋子時,臭味衝天,髒水流向糞水坑,感覺有一些噁心。心愛的父母親一擔又一擔把糞水挑往田野菜園和山地土壟,澆灌蔬菜、瓜果和其他一些農作物,供給一日三餐的菜肴。就這一點,我不會討厭它,反而有了一種親密感。
往前走,路邊小山坡上,老屋后的樟樹樹大葉茂,雄赳赳氣昂昂地站立着,恰似一個巨人,伸展着粗壯的手腳。粗糙的外皮露着,更顯得樟樹的力量雄渾。旁邊的竹林修長,輕盈地閃着的竹葉,在空中舞動。站在小路上,竹梢彷彿直上雲霄,我不得不仰頭觀看。只是,與老樟樹相比,翠竹們的高度卻是“小巫見大巫”,相形見絀。
翠竹下,由於竹根到處延伸,一些田地耕作后,收穫不好,變成了廢墟。那時,我經常與小妹挖蚯蚓,一條條蠕動的小蟲讓我們興奮不已。我們小心翼翼地夾進小桶里,回到家,把蚯蚓們放入鴨群里,貪婪的鴨子們瘋狂起來,你爭我搶,爭先恐後地搶吃着。我們見到此情景,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沖向腦際。母親的燦爛笑容,及時的表揚,讓我們樂呵呵地,充滿了自豪感。
繼續往前走,小路又拐了個彎。旁邊及下面全是稻田。那時節,可見綠得心欣賞的一棵棵水稻在眼前。那是怎樣的一種色彩呢?遠處,山崗是綠的;近處秧苗是綠的。這些綠,讓我彷彿進入了綠的世界,一大片一大片地,在心中蕩滌着,衝擊着。
稻田中間,有一條水溝。水流清澈見底。我很多次拿了一塊小土粒,扔向水溝。水溝極不樂意地變得渾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一會兒,水流衝下,小水溝的泥土沉澱,又變得澄清起來。有時,見到水溝里有一些小穴,就知道泥鰍棲居在裡邊。有時,我用調皮的手去挖,竟然能抓住一些泥鰍。好幾次,我又讓它們滑溜溜地溜向水溝。一眨眼間,它們就消失在泥土裡。於是,嘆息與惋惜隨之而來。好玩的心卻也加速了搏動的節奏,一股童趣隨水流向前奔去。
小路爬坡后,穿過一片竹林,經過兩幢土樓,一直就到了龍美小學。我是其中的一名學生,就加入了朗朗的讀書聲中,加入了不算緊張的學習中。很多的日子,我來來回回地走在這樣一條小路上,與朝露,與陽光,與藍天,與白雲,與颳風下雨為伍。
這樣,這一條鄉間小路,就這樣,在許多天里與我親昵,與我心交心,不時相互擁抱。至今,可愛的小路伴着我,成為兒時一道原始、自然和親近的風景。小路,彷如我的玩伴,一直與我在一起,漸走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