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烏鎮
幾年前讀朋友的《夢飄烏鎮》,讓我對這個江南小鎮十分嚮往。烏鎮,具有千年的悠久歷史,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踏上這片古老的土地。
位於浙江省侗鄉市的烏鎮,像一個守着歷史和滄桑、枕水而眠的老人,胸中深藏着幾百年歷史,默默守着一份清淡的歲月在年輪中蕩滌。水是烏鎮的靈魂,橋是烏鎮的曲韻,古老的民居則是烏鎮的生命。
順着流淌的河水,我行走在烏鎮的街巷,看一座座短笛般躬隆的小橋、把一半站在岸上,一半棲在水裡的茶館、染坊、戲台、道觀、寺廟、書院、典當行、名人故居串聯成極具特色、碩大無比的珠花,別在江南水鄉的胸襟。船從窗下過,水在屋下流。多少歲月已過,只是千百年來,我們依稀能夠窺見這珠寶的光華。
天空、雲朵、綠樹、紅花、白牆黛瓦、行人水影,任流年轉換。街頭,幾個穿着藏青色衣褲的老人,坐在紅棕色的高背椅上,似睡非睡,獨守一隅。偶爾走過的穿着藍色印花旗袍的姑娘,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淳樸天然的青花瓷。茶館里裊裊的水蒸氣緩緩地蔓延着清香,讓一種寧靜的狀態充滿張力。烏鎮就是這樣用幾分煙火紅塵的味道,靜靜地守着歲月,淡淡的韻味蕩漾着千年的幽靜和寂然,平淡中多了些幸福的滋味。
在西柵,一葉小舟將我帶到烏鎮的血脈里。靜下心來,我聽到歷史深層的吟誦與歌唱,也讀到市埠的喧鬧和月夜的琴聲,更品到撲面而來的千年日輝月華的清瑩和明凈。當烏鎮的古樸氣韻貫穿到 “咿呀、咿呀”的槳聲之中,我的“精、氣、神”彷彿隨着河水,流到了岸的綠竹、紅花、垂柳的心間。當然,也流到了黑瓦白牆的房舍,風雅別緻的茶樓的腳下。
我驚嘆烏鎮的獨特文化和江南神韻。在烏鎮,俯拾是詩,仰首是畫,隨意變換一個視角,總有千年不凋的風景讓你如醉如痴。在烏鎮,水清秀、橋多姿、巷悠長、船靈動,這一切都承載着古鎮厚重的思想、豐富的情感和飛揚的思緒。
伸手撈魚蝦,探腰吻紅荷。在烏鎮沿着通向精神家園的方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把整日蝸居在鋼筋水泥森林的浮躁,做一次更直接地反思,讓生命的本質和生存狀態在靈魂深處做一次直接的拷問。
我仰慕烏鎮。不大的地方曾出過64名進士、161名舉人,更有茅盾、嚴獨鶴等名人為小鎮增添了幾分顯赫。真是順應了“人傑地靈”這句古話。信步於幽深的街巷和古老的民居,你就會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一部線裝書,一部關於江南水鄉文化的線裝書,雖歷經千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風貌和格局。
自然規律是無法逾越的,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無條件地接受了世界上的一切,幸福或不幸,痛苦或歡樂,古樸或現代。如何在生存群體中發現和追求,並在追求中傳遞一種執着和固守。像烏鎮的郵局和那滿街散發桐油香氣的竹傘,同樣在傳遞着歷史和文明。茅盾故居的清雅,傳遞了一代文人的精髓;林家鋪子里印花旗袍里散發出來的雅緻,大染房裡那印染花布固守的田園風情,無不都以執着和固守來震撼人們的心靈。
面對烏鎮,面對穿越亘古悠長的歲月,烏篷船上的一路風光、霓虹燈下的咖啡館和酒吧、不夜城的歌聲、小橋流水的叮咚、老樓幾百年心酸的歷史,輕盈又厚重。古老文化的底蘊、歷史的滄桑、新舊文明的交替所涌動的一切,充滿了智慧的哲思,在拋卻塵世煩擾,重拾安詳靜謐的同時,有了更深一層的人生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