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碧綠,一根紅繩,一抹暗香。它閉上雙眼,縱身一躍,投入那一口清泉中。它緊緊蜷縮着自己瘦小的身體,在滾滾熱浪中沉淪,翻轉,搖曳。裊裊青煙徐徐升起,它羸弱的身體開始膨脹,它的五臟六腑開始沸騰,它能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在沉默中孕育。忽然,它看見了一道亮光。頃刻間,荷葉香,糯米香,赤豆香,白糖香交融在一起,匯聚成了一股新生的力量,彷彿要衝破這暗夜的黑,去擁抱一個全新的世界。
那一刻,它終於知道,知道自己是誰了。
最初的名字叫角黍,後來世人把它稱作粽子。
褪去了青色的外衣,它望着自己晶瑩剔透的肌膚和胸前散發著甜香的赤色珠鏈,前世的記憶在絲絲縷縷荷葉淡香中一點點舒展開來。
原來,那一世,它因一個人而生。為了他,它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躍,任憑江水翻騰,縱使葬身魚腹,它也要去追尋那個身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的《離騷》依舊在耳畔回蕩,夾雜着濤濤水聲、木槳聲和村民的吶喊聲。江水很冷,它沉沉浮浮,搖搖曳曳,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只為尋覓記憶中那個形容枯槁,背手佇立於汨羅江邊的男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走過了千山萬水,星星為它引路,江鷗為它鳴歌,它都不曾忘記自己存在的意義:為了紀念。
人們都說,忘川之水,在於忘情。只要跳進忘川之中,便能忘記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它想,自己一定是不知不覺中游到了忘川江,才忘記了千年的守候,放下了千年的執念,在時間的長河中獲得了新生。
它順流東下,來到了浙江嘉興。原來,人們並沒有將它遺忘,縱使過了千年。人們似乎非常喜歡它,依着它的摸樣,複製出許多它的弟妹來。許是怕它們寂寞,容貌竟是各不相同。雖然都裹着碧綠的荷衣,但大弟喜歡咸香鮮肉的簡單,二妹喜歡赤豆輕撫綿白糖的清甜,三弟喜歡鮮肉與蛋黃相擁的飽滿,四妹喜歡懷藏豆沙泥的細膩……在這個青瓦灰牆的江南水鄉,人們親手培育,贈予自己所愛的人。它們等待歸家的遊子,陪伴遠行的夫君。它們等待遠道而來的遊客,陪伴旅居異鄉的鄉親。它們所承載的,不再是悲傷,離愁,紀念,而是相聚時的喜悅,相守時的甜蜜,相別時的祝福。它們縱身躍下,一如當年的它。然而,它知道,它們不是在沉淪,而是在沉醉。那浮動在空氣中的荷葉香,那充溢在唇齒間的糯米香,那觸上舌尖的蛋黃粒,那纏繞齒間的鮮肉絲,那融化在味蕾上的栗蓉,那流淌在櫻唇上的豆沙泥,那滑入咽喉的細軟糯米……它忽然意識到,那是盛開在味蕾上的溫暖,是綻放在心頭的甜蜜。
久別,是為了重逢。相思,是為了相守,那一刻,它們會心一笑。
它又逆流北上,來到了京城的燕園,走進了學府食堂。在這裡,它又遇見了五弟和六妹。經過食堂師傅別出心裁的創意,它們搖身一變,超越了傳統,又獲得了一次新生。與傳統的醬油鮮肉相比,五弟的腐乳汁更加濃郁醉人,肉質也更加酥軟細膩,入口即化。個頭雖比傳統的要小很多,但它在你的唇上留下的芳澤,在你的舌上留下的余香,會令你魂牽夢繞、流連忘返。六妹說,人們將思念串成紅豆,而它願用一顆顆巧克力豆種下甜蜜。褪去了那抹碧色,它靜靜立在那裡,一襲潔白,一身素雅。然而,樸實的外表下,卻也跳動着一顆火熱的心。輕咬一口,細軟清淡的糯米飯便滑入口中。粘在上面的巧克力豆,等着你用舌尖來一粒粒剝離,咀嚼,任西式的濃郁與中式的淡雅交融在一起,在你的心頭種下甜蜜。在這樣一間普通的食堂里,在這樣平常的一天里,它靜靜守着這張桌子,它看見一個人埋頭吃飯的學生,一對來時還吵着嘴走時已經如膠似漆的情侶,三四個談笑風生的閨蜜,一個正襟危坐的學生和他的教授,一個稚氣的學生和他兩鬢泛白的父母……人來人往,時光匆匆,沒有人會刻意停留,也沒有人會注意到它。但是它知道,那一葉荷香,那一間食堂,那一絲味道,承載的是一段回憶。那鮮活起來的,是一段青春。
總有那麼一天,你不經意間翻動那抹小小的綠影,抽出紅繩,剝開層層荷衣,放在嘴邊輕咬一口,隨着那一絲絲一縷縷幽香一同舒展開來的,還有你那段明明已經被遺忘在角落裡的記憶,不論酸、甜、苦、辣,都會翻滾着湧上心頭。
因為你的舌尖記住的,是一段時光。而它所開啟的,是一條長河。順着水流,尋着芳香,你遇見的,不僅是那裹着碧綠荷葉的它,還有你全部的回憶。你的童年,你的青春,你的生活,都有過那一絲熟悉的味道,綻放在那最美的瞬間,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中。
可是我知道你會記得。
【備註】
1、“它”指粽子,“它們”指現代各種口味的粽子
2、“縱身投入清泉”指的是煮粽子
3、全文採用擬人手法,借用了一隻粽子的視角
4、燕園指京城某大學
粽子的味道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