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時不經意間看見一個標的物,或房屋、或樹林、或驛站、或炊煙……就會浮想偏偏,賦予它不同的情感,記憶的閘門猶如洪水,勾起一段或美好或辛酸的回憶,陷入深深地沉思中。
昨天晚上去散步,途經一棟被拆遷的始建於三十年代的小樓,現在已成為一片廢墟,駐足凝視,勾起了我很多磨不去的記憶,既有激情澎湃,又有酸澀夾雜其中。這棟樓始建於三十年代初,是由蘇聯人設計並建築的,看上去雖然外觀與時代有些格格不入,但很結壯,起基的房頂,灰色的外表,古樸典雅,有些蘇聯風格。起初由蘇聯人居住,之後改為職工宿舍、技工學校,約在70年代初改為一個大型軍工企業的實驗廠(研製一些電子設備等),我曾在這兒工作過幾年,留下了我青春的痕迹和求索的腳步,這裡有我奮鬥的足跡,有我苦苦求索的角落。當時約五十人左右,在這裡歡聲笑語,齊聚一堂,既有忙碌的身影,又有閑暇時的暢談,笑聲回蕩在整個樓里。曲指算來,整整陪伴了一代人至退休,現在這裡已人去樓空,由原來的五十人左右減為不足十人,大部分已退休回家,頤養晚年,部分另謀高就。雖然時間帶走了一切,但當時那種和諧的氛圍還瀝瀝在目,每到新春佳節,大家就載歌載舞,盡情聯歡,在樓里吃團圓飯(親自動手包餃子,大家紛紛施展自己的特長,呈上絕手菜),其樂融融。每到夏末秋初,大家就一起去暢遊名山大川,長城角下留下了我們年青的倩影,北戴河為我們洗去一路風塵,蘇杭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當時為了讓樓的外觀更美觀、更綠色,我們就去效外移植了一些“爬山虎”,當時稀稀疏疏的就幾顆,現在已經繁衍的把整個樓的北牆覆蓋了,儼然一個綠色城堡。院內種植了很多美人蕉、地瓜花、月季花等一些叫不出名的花兒,每到春季,花香瀰漫,綠色成蔭,蜜蜂就翩翩起舞。我每次從這兒經過,都要駐足,深情地望上幾眼,極力尋找着自己從前的影子,這裡是我工作的起點,是我奮鬥過的地方,是我朝着理想奮鬥的驛站,這裡是我從青澀逐漸走向成熟的熔爐,既有歡樂又有辛酸。
駐足樓前,一片廢墟,撫今追昔,多少往事還瀝瀝在目,歡聲笑語還在耳畔回落,熱鬧的場面還在眼前浮現,熟悉且親切地老師傅們忙碌地身影還在眼前呈現……雖然物是人非,人去樓空,但這段時光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是揮之不去的,刻骨銘心的。更多地是眷戀、依戀、愛戀、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