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散文欣賞>傣家做客

傣家做客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西雙版納的早晨真美啊!月光恬靜,天青色的天穹還有幾顆閃鑠的星星,黯淡的山形頂上,一片灰色和天青色上塗上了一抹猩紅。太陽紅嫣嫣地圓盤似的騰上了荒遼的空虛;在霧靄里,大片平整的稻田,開始露出了真容。這個因支邊知青拓荒建立起來的,黎民農場團部所在地——勐遮鎮開始喧嘩起來。

  我們今天去勐遮鎮—允景村做客。10點鐘時,陽光普照,老傣族的岩坎小弟,是代三妹婆家姐姐的朋友。他請人用拖拉機送我們去傣家寨子,窄窄的柏油公路兩旁楊樹成行。站在車廂里當年支邊的朋友滔滔不絕地講述過去的情形:被群山包圍的勐遮壩子原來是古木參天,雜草叢生,蟲蛇出入的原始森林。為了屯兵墾田,保衛邊疆,黎民農場以軍事化編製,以連排形式生活生產在一起。他們帶着青春年華來到這裡,日轉星移,又帶着滄桑的年輪講述過去了的一切。我們聽着迷人的講述,遙望着靜寂的蒼空。感覺回到當年支邊青年那種生活中去了。

  已有半年沒有下雨的勐遮壩子,四周天色迷茫一片,騰升起乾旱的風塵。

  帶着當年當知青的感覺,興趣地站在拖拉機上,搖了七,八公里拐進一條水泥路上,盡頭一個傣式牌坊,上面用傣語和漢語書寫着:“允景村”。進牌坊后,一顆巨大的榕樹垂着長須,如同一個老人安靜站立,風過拂聲,作着冗長的低語。一眼望去,就像北方磚切的房屋群集,灰撲撲的土色的牆體就像磚頭沒有燒過心,所不同的是房頂是傣家多疊式的房頂。一家一院,院庭門上都栽有耐乾旱的仙人掌,開着迷人的黃花。······沒有景真山風景區傍,流沙河畔另一寨子的別墅式的傣樓,沒有木斗式結構的老式傣家竹樓的造型。跟別的寨子不一樣,我問了一下,“允景村”是個移民新村,當年支邊青年大返城,黎民農場人走場空,一部分稻田下放當地政府,由政府組織當地傣族移民,下放耕作;另一部分有老職工招募來的親戚朋友,遷居這裡。傣漢民族共同耕作這片熱土,在這裡繁衍生存。所以,景村就是那時的產物,不是竹樓的變型建築。那裡的村民都是傣族,任然保持這傣式生活方式。

  不太富裕的傣家村落,乾淨的水泥路面,拐過幾條小巷,我們來到岩坎小弟家裡。門口正用鐵架燒烤牛肉和魚片。看熱鬧的鄉民特別多。

  進入客廳,土色地面凹凸不平,一鋪寬闊的木梯直上居室,老傣族就在木樓地板上鋪床睡覺。客廳中間放上竹編的傣式圓桌,我們就圍座在小圓桌四周,客氣恭笑的岩坎小弟全家老小熱情的每人發了一瓶礦泉水,以水代茶。一會端上了傣民族特色的小吃:白糕、黃糕、葉兒巴,大家口不息氣,味香入口。閑聊一陣,已近中午,眼看小弟全家端上來了傣味葷菜,沾醬野菜,苦菜,生菜,內容豐富,酸甜苦辣,別味一格。大罐大罐的水酒擺在客廳,回鄉的知青告訴我們:不可逞能,以防灌醉。老傣人好客好酒,一醉方休。好客的岩坎小弟和他的兄弟四處找人划拳斗酒。我們乾脆就說不能喝酒。小小的圓桌早就擺滿了各種菜肴,又不停地端上來,無法盛放了,就跌放在菜碗上。那些傣族菜肴正宗美味,比外面餐館味道好多了。印象最深的是苦菜,苦的滿口鑽,但是,尾味甘甜,口感很好。酒席上,交談中,深知傣族人民熱情好客,對人豪爽。其趣融融,開懷暢飲,大家在“水,水,水(喝,喝,喝,)的集體吆喝聲中吃喝玩樂,盡情體會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和民族風情,感到趣盈然。

  傣族人的婚嫁習俗是以男人為主,女兒嫁出不帶任何嫁妝,不分房產;如果男方兒子多,老大守老房,老二,老三就起新房子分開住,假如生的是女兒,就招郎上門,多女兒的就從新建房。在平時里,在宴席上,重大節日里,傣族婦女,女童都穿筒裙,緊身衣,男人們都習慣穿漢裝,只有重大節日里,才穿民族服飾。

  我們逗笑了傣族人,帶樂了孩子們,他們用笑容看着我們這群夕陽紅。

  下午到寨子里遊玩照相,熱情奔放的婦女們拿出了她們自己嶄新的筒子裙,叫同行女同胞穿上照相。男士們也帶上頭飾,四處照相。十分好玩,非常刺激,一路歡笑。有的小女孩就回去穿上筒裙,尾隨追逐。傣族人就像孔雀的天性,見顏色炫艷就要比試比試。我們在房屋前,竹樓邊,鳳尾竹前,傣式水塔邊,盡興拍照,個個歡天喜地,笑聲朗朗。多家老傣族請我們到他們家去做客。

  老傣族有個風俗,客人都要帶到佛堂去朝拜,那是他們的神龕和精神寄放處,又是集會和膜拜的地方。來到不算豪華的佛堂,菩薩微笑莊重,金身閃閃發光,幅幡垂吊,梵音聵耳。看到安靜祥和,使人思緒致遠的佛堂,我們脫鞋跪拜,隨意奉獻,我在功德箱里投下了30元,已示虔誠。佛堂的會客室里,有娛樂打牌,侃談絮語的人們。異樣的亭閣,別樣的門庭,大家都願意站在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前拍攝,每一個人臉上都帶有歡心的微笑。

  下午6點,厚厚的雲層遮着太陽,烘烤了一天的稻田嗅着清香的水汽,我們又搭着那輛拖拉機返程,傣民們送我們到村口,招手送行。岩坎小弟家那個小媳婦,兩眼閃閃動着淚花為我們送行。那種至誠待人的容貌,現在都留在我們大家印象中。我們熱情邀請老傣族們到重慶各家做客,傣族人都高心地答應了。

  老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