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心情散文>雨中暢遊龍虎山

雨中暢遊龍虎山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歷史悠久的崖群構成了龍虎山風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施耐庵在《水滸》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師誤走妖魔”中曾以生花妙筆描繪過龍虎山的景色:“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讀之不禁心神嚮往之。今年四月,公司出資組織員工遊覽龍虎山,終於身臨其境感受了龍虎山的清幽景色。

  ??冒着迷濛的細雨,我們驅車來到了距離鷹潭市區西南二十公里處的中國道教第一山——龍虎山。龍虎山原名錦雲山,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肇基煉九天神丹於此,“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車入龍虎山,景色便和先前所見大為不同,只見道路兩旁,重巒連嶂,如濤如涌,奇峰怪石神態各異,令人叫絕,兼之白霧繚繞,若隱若現,使人宛如步入仙境。我們便在這如詩如畫的意境中來到了仙水岩。

  ??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總稱,以其碧水丹山秀甲天下而聞名。傳說這裡曾為仙人居所。唐代詩人顧況詩云:“樓台彩翠遠分明,聞說仙家在此城。”我們從仙水岩乘船沿瀘溪河溯流而上,又乘竹筏順流而下,兩岸二十里山水,如同二十里畫屏,水墨丹青,令人目不瞰接,可與灕江山水之勝相媲美。前人“千尺雲崖上,仙城向蓮開,徘徊凌絕頂,好景勝蓬萊”的詩句,真實地描繪了仙水岩的秀麗風光。雖然天一直下着細雨,寒氣襲人,但我們卻遊興不減,歡歌笑語聲起彼伏,響徹了幽靜的瀘溪河。

  ??在仙水岩,我們還觀看了懸棺吊裝表演,只見幾個身系纜繩的表演者,在千仞絕壁上蕩來蕩去,險狀百出,使人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據專家考證,龍虎山一帶為距今二千六百年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越人的聚居地,龍虎山崖便是那個時期的遺留文物。龍虎山崖墓以其分佈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獨特、文物豐富而成為研究古越族史及中國紡織史、樂器史、音樂史等學科的珍貴史料,被譽為天然博物館。在當時缺乏先進的吊裝設備的條件下,先人們是能過怎樣的方法將沉重的懸棺移入崖墓,至今是一個無法破解的謎。龍虎山旅遊局曾在杭州市發布新聞,懸賞30萬元破解龍虎山千古崖墓之謎,各省市的解謎答案多達20多種,但仍無法解釋這個千古之謎。

  ??從仙水岩出來,我們一行又驅車來到了歷來被尊為道教的祖庭,“百神受職之所”的上清宮。上清宮南臨瀘溪河,三面群山環抱,是歷代天師從事法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有“仙都靈會”之稱。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全盛之時曾建有九十一座道宮,八十一座道院,五十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在上清宮,我們遊覽了天師殿、玉皇殿,觀賞了千年古樟和雌雄羅漢柏,在上清宮東南角伏魔殿內,有一井口似谷籮,井深如幽冥的鎮妖井。當年洪太師奉皇命來上清宮祈禳,不慎把鎮在井內的一百零八個天罡地煞星放出。這一百零八罡地煞星散落在齊魯大地,變成了一百零八條好漢,在九百多年前的中國歷史上演出了一幕“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壯劇。歲月流轉,歷史的煙塵早已隨風流散,但遙想當年眾好漢的“風風火火闖九洲”的豪情壯志,熱血仍為之沸騰。

  ??一天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濃濃的暮靄籠罩着上清宮。雖然我們都遊興未盡,但只能帶着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了歸途。

  (作者:晨華)



雨中暢遊龍虎山 標籤:雨中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