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草院淡竹林
不要說百草院的山態風光,也不要說百草院的休閑環境。就一個淡竹林,就讓我迷醉了。
淡竹林應該是百草院的後院,在一條小溪邊上,茫茫的長成了一片原始的淡竹。淡竹,細桿,綠葉。風起時,葉隨風動,桿趁葉搖,裊裊娜娜,悠然自得。在四周青山的環抱里,這脫俗的竹林,倒真不愧了一個“淡”字。
帶着淡的欣喜,帶着淡的嚮往,我溶入這片林子。林子的竹桿密匝匝的,混亂但卻有序的立着;葉很濃,濃得沒有陽光透進來。林子的中間,有意無意的開着幾條曲徑,幽幽的深入林子中間而不知所蹤;泥土有些松,已經鋪了好些枯黃的竹葉。
進去的時候,剛好前後都沒有遊客,似乎自己突然就從一個噪雜的天地跳入了一個安靜的天堂。周圍,只有靜靜的竹,幽幽的路,只有腳步聲和林中不知名的蟲叫聲,伴着自己走,我甚至聽到了泥土鬆動的聲音。世界都凝固了,只有一個人,一顆心,一點思緒。可惜沒有風,讓竹動的旋律中舞動心靈的跳躍。竹子圍抱了我,我也擁抱了竹子。竹的孤清,此時竟成了安寧!
出竹林,迎接我的是一條小溪。溪不大,乾淨的水,叢叢的草,一條木橋連接了淡竹林與外面的世界。橋的上面,一頭黑牛正悠閑的在草水相掩中品味自然的氣息;橋的下面,一群白鵝清嬉淺水;這清水,這黑牛,這青草,這白鵝,和那片綠竹林,和那方淡凈土,就這樣凝結在了一起。我的心情,也從安寧走入了清新的愉悅!
二、下渚湖
我來得不是時候。因為,下渚湖成群的白鷺已經飛往南方了,而星星點點的野鴨還沒有飛過來,連綿的蘆葦也只是開着不太旺盛的花。
我來得也正是時候。因為沒有了白鷺、野鴨和蘆花,下渚湖才更顯出她的本色,綿綿幾十公里的濕地才更趟開了她的情懷。
坐一船,沿着密布的湖道,蕩蕩的漂在湖面上。湖水不深卻不能見底,總浮着野菱和水葫蘆。一會,水道很窄,僅能容一船過;一會又驟然開朗,讓你視野為之一闊;剛剛還看得見岸邊的蘆葦,一會又斜插出一條全是水草的河道,靜靜的伸向遠方,留給你飄帶般的暇想。偶爾的,又看見了暮歸的漁船,咯吱咯吱的搖槳聲中,帶回了一天的豐收和喜悅。野菱一叢一叢的鋪在哪兒,邊上倒是一個菱桶擱着,忽然很期盼,從菱叢中游出一個菱桶,浮現美麗的采菱女,與山、與水、與草一起,寫滿永恆的國畫。
船行湖中,偶爾的也會看見一兩隻遲歸的白鷺或者早來的野鴨。每每此時,總會非常激動,哦白鷺、哦野鴨!似乎就像這平靜的湖水,突然投入了一顆石子,思緒、心情就一圈一圈的散開去了。也許,正是這偶爾出現的鷺、鴨,才讓我們感受不會太過紛繁,否則與寄身喧囂的城市何別!這幾隻遲歸或早來的鷺、鴨,是否也正如我一般,為了享受安寧,為了尋找淡然呢?抬抬頭,正見一行飛鳥,伴着些許餘暉,在湖水的上面盤旋着。他們是不是也在留戀着這湖的幽靜,把一季的回味都裝滿一身再幽雅上路呢?
船滑入了一片蘆葦地,村民們在沼澤上建了幾坐竹茶樓。坐下來,輕輕的品茗着當地的豆茶,咀嚼當地的野大豆。風吹蘆葦現花浪,坐擁竹樓看風光,水天朦朧連一線,心寧神定氣翩然。
更有趣的是,這裡還長着無數的野生大豆,你在蘆葦間穿行,竟找到了這些細小但可愛的植物時,你會感嘆,經過人進化的東西,也許更適合人的使用,但不再適合自然,也不再適合賞玩。我們生活的環境,已經如此的疲憊不堪,所以,拚命的把這些濕地稱為地球的肺而加以保護;但有沒有想過,是誰在毀滅着地球?野生大豆的生長可以很自然,我們現在一再的過於雕琢了,會不會用不了多久,它也消失於現代的長廊?!我很喜歡自然,但我又該為自然做些什麼呢?是不是,對溶入自然、對體會自然的根底,實際上僅僅是為了自己的享受,為了自己的心情?共2頁,當前第1頁1 文/盧彬
正想着,船靠岸了。
三、金釘子——時間的見證
來之前不知有金釘子。來這后才知金釘子是怎樣釘住了時間的腳步。
金釘子是由國際上公認的劃分地球歷史發展階段的界線,全世界只有三個,一個在意大利,一個在加拿大,另一個就在我們長興。長興的金釘子,是劃分地球發展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界限,是二疊紀與三疊紀的連接體。
這裡其實也就一土坡,層層的岩體明顯的分成了偏黑的和偏黃的二個不同的土層。但一位美國科學家卻分明的在這看到,這裡有無數遠古生命在運動!黑的這層正是二疊紀的各類生物的化石,黃的這層又正是三疊紀的生物的天堂。這裡,不可思議的見證了地球的發展,留下了生命的證據。
相對地球,相對宇宙,我們這點太微小。歷史的滄海桑田總轉瞬間過,但幸好有金釘子,讓我們看到了遠祖,感覺到了歷史。岩體是沉默的,但沉默的岩體里,又孕育了多少生命的涌動?
金釘子是幸運的,因為他釘住了時間的腳步;現在的人更是幸運的,因為金釘子讓我們更認識了自己的地球。
四、南潯浮影
南潯是一個夢。
走過南潯,卻是一次驚醒!
南潯的夢,總是有淡淡的江南古鎮,總有清清的溪水流淌,總有浸滿年輪的灰牆,總有青苔裹身的石橋,也總有幾支小船、幾個民女。南潯,總應該是一幅江南水鄉如畫的清寧吧!
但我走過南潯留下的影子,卻是責任!
在小蓮庄,美麗的亭台樓閣,曲橋流水,垂柳古木,也許會讓你留連忘返。但是有沒有想過,古人在事業有成的時候,並沒有在成功的面前忘記了自己是什麼,而是留下了這一份基業,留下了這一份沉澱,留下了這一份亘久。想想現在的我們,也有許多的人士,甚至超過了前人。但在鋼筋水泥的現代生活里,誰會想到留一些美麗給後人,留一些幽靜給社會?!歷史是過往雲煙,作為歷史長河的一滴,你是不是也該滋潤些什麼?!否則,不用說千年百年,也許過不了幾年,我們所經歷的年月竟會因為沒有沉澱而僅存一些空白。那樣,東首的千年紫滕,檐角的蝠(福)象暗語,牌樓的無字石碑,一定會嘲笑我們的!
在嘉業藏書樓,面對一介商人所做的事,我更覺惶恐。這些商人啊,所做的不僅是留下些遺迹,而更是留下文化,留下歷史哪!在那時的環境下,以萬貫家財,換一個無底的文化空洞,該有怎樣的勇氣?也許,他們並沒有想這麼多,只是就這麼做了。殊不知,這簡單一做,將是一筆財富,一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財富。
應該說,現代的財富絕對比古代多,但你看看,有多少人想着留些文化,積些文化了呢?就簡單點,又有誰在想着自己賺錢外,還想着反饋點社會什麼呢?太少了,所以才偶爾見到報紙的幾篇報道!
去看看吧,書樓的木版書里,書樓的積沙字里,書樓的落水檐里,書樓的虎嘯石里,會讓你讀得很深、很沉。
2006。10。27
共2頁,當前第2頁2 文/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