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網絡散文>傷心那片鹽鹼地

傷心那片鹽鹼地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四十年前的故鄉,也可以算得上山清水秀。淺淺的滹沱河溪流從鄉村的西頭蜿蜒而過。每到春天,荒野上是白茫茫的一片。極像一張又大、又薄、又酥的蔥花餅輕輕地烙在村外的田野上。蹲下身子,小心地用手指一厾,即成碎片,捏一小點化到嘴裡,舌尖上咸嗞嗞的,這就是所謂鹽鹼地里的鹽土。

  那時的我約五、六歲,還未上學,整天像尾巴一樣緊緊地跟在爺爺的身後。爺爺雖然八十三、四,身體還很硬朗。用刮鈀浮浮地把淺層的鹽土刮成大大小小的土堆,再用鐵鍬裝進小平車裡,前後用葵花桿做成的圍子圍起來,車箱前面總給我留個小小的空位。爺爺低着頭爬着腰吃力地拉着車往回走,我則揚着剛剛吐綠的新柳神氣地坐在上面。爺爺穿的什麼樣的衣服、乾淨不幹凈早已模模糊糊了。只記得他的一條腿有點拐,拉車時很不得勁,還不時扭頭吩咐我:抓牢,不要掉下來。

  溫暖的陽光熱乎乎地灑在老人彎彎的背上,顆顆汗珠順着亮光的腦殼滾了下來,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不諳世事的我當然不知道爺爺深一步淺一步地拉着我還能走多遠。

  熬鹽的過程現在看起來並不複雜。用三角架支一口破鍋,鍋低有個拳頭大小的洞,在上面墊一塊稍大點的席片,把拉回的鹽土鏟到鍋的一多半,然後用水加滿。這時,土裡的鹽份就溶入水中,經鍋低的席片滲漏到放在下面的一隻木桶里。桶滿后,再倒入做飯的大鍋里,加火煮沸三、四個小時到一定程度,冷卻一晚上,撇去表面一層豬油似的碎片,用木棍一攪,鍋低有沉沉的感覺。最後再用紗布一慮,涼上一半天,就做成了一粒粒四四方方有稜有角的半透明晶體——-食鹽。撇出的碎片還可以洗衣服,剩下的黑色液體便是做豆腐用的滷水。

  爺爺在熬鹽的時侯,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能獨自享受鹽鍋里煮熟的土豆。撈出來,稍涼一會兒,灰黑的表面有一層細細的白鹽,一口咬下去,裡面冒出絲絲白氣,顧不得燒嘴、燙手就吞了下去。嘴裡那津津鹹味,肚裡的心燒火燎一直存留到現在。以至我成年後,在家中用高壓鍋做過幾次精鹽煮土豆,硬梆梆得怎麼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

  灰白色又不起眼的鹽土,經過爺爺的辛勤勞作,烈火的反覆熬煉,去粗取精終於變成了人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佐料。往事悠悠,我也由一個往袖頭上擦鼻涕的孩童像鹽鹼地里的鹽土一樣經過歲月的沖刷轉眼間就步入了不惑之年。擔擋起養家糊口的責任。七歲時的那年冬天,春節臨近,雪花飄飛,天地蒼茫,一病不起帶着深深遺憾的爺爺半睜着眼離我而去,無奈地收回了為我遮風擋雨的大傘。

  如今,我已經四十好幾了,往日的鹽鹼地早已開懇出來,被成片成片的高粱、玉米插得滿滿的。爺爺當年拉車時留下的腳印,早已翻埋在了幾尺深的黃土地里,留下片片破碎的記憶。然而,每到春天,在楊柳吐綠、小草露頭的時候,我站在村頭,茫然四顧,忽然,我又看見爺爺的身影從白茫茫的鹽鹼地里冒出來,一瘸一拐,拉着我飄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