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北上過了溝,抓起黃豆隨路丟。我問紅軍丟啥子,他說種豆丟想頭”。
1935年春天,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實行戰略轉移,挺進川西北,解放了梓潼、平武、中壩、彰明、北川和綿陽、鹽亭部分鄉鎮,在縱橫二、三百里的地區建立了紅色新區,播下了革命火種。
紅軍的到來,帶給綿陽人民一個嶄新的天地,同時也改變了北川山區一群農家婦女的命運。她們在這個明媚的春天,從苦妹子、童養媳成為紅軍女戰士。而一段特殊的經歷,又使她們在紅軍這個光榮的稱謂前加上失散二字,在紅軍這份榮耀里,多了幾分辛酸和苦澀。
我曾經走訪了北川縣幾位失散女紅軍,她們都是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歲月的滄桑無情地刻在她們的臉上,生活的艱辛沉澱在她們瞞跚的步履中,很難把她們和英姿颯爽的紅軍女戰士聯繫起來。
而一說起1935年那個春天,一說起紅軍,她們那瞞跚的步子似乎一下輕快起來,混濁的目光似乎一下明亮起來,布滿溝壑和皺褶的臉龐漾起了笑容,淌下了熱淚;她們總是一邊講一邊唱,好象重新回到了那艱難而輝煌的年代。
失散紅軍高桂清老人,站在紅軍紀念碑前,掏出手絹,扭起秧歌,邊跳邊唱“紅軍到,窮人笑,村村鑼鼓響,家家放火炮。貼對子,迎紅軍,千年窮根要拔掉。”儘管歲月的風霜無言地寫在老人的臉上,那動情的歌聲仍然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深處的美麗。當年18歲的她就像山間輕盈的燕子,剛剛嫁作富家媳婦,在紅軍歌聲的召喚下,嫁妝還沒有搬進婆家的屋,轉身便參加了紅軍,成為紅軍的宣傳員。那些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生性活潑的她原想就這樣一直唱下去、跳下去。然而,在她隨紅軍撤離北川,走到茂汶時,一場重病使她掉了隊,失去了部隊這個溫暖的家。她那清亮的歌聲,那婀娜的舞姿永遠留給了1935年的那個春天。
同樣,北川陳家壩鄉95歲的彭明秀老人,提起紅軍,仍深情地說:“紅軍是我的救命恩人!”兩年的紅軍生涯是她最值得驕傲的回憶。她本是一個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孤兒。一位紅軍姐姐告訴她:參加了紅軍,有飯吃,有衣穿。她立刻高興得跳起來:姐姐,讓我跟你走,參加紅軍。
在湔江邊,佇立着紅軍當年留下的石刻標語“紅軍是領導窮人找飯吃、找衣穿的軍隊!”。正是這些散發著泥土氣息的鄉俗俚語貼近了窮人的心,正是這鐮刀斧頭的旗幟,凝聚了千百萬的受苦人。這面光榮的旗幟,召喚了一萬名綿陽人民的優秀兒女參加紅軍。
韓少雲,80歲,北川甘溪鄉人。當年,14歲的少雲自告奮勇代生病的母親為紅軍背糧,這一走便整整走了三個月。從北川到茂汶,沿途要突破敵人在北川河谷、土門設置的數道封鎖線;一路槍林彈雨,年少體弱,難以跟上急速前進的部隊,掉隊的少雲只好轉回北川,而跟隨紅軍繼續北上的哥嫂卻從此杳無音信,不知生死。北川全縣有1500多人參加紅軍,建國后收入烈士英名錄的僅161人,活着的更是寥寥無幾,許多人下落不明,只把永遠的思念留給了家鄉、留給了親人……
在那個麥苗揚穗、菜花飄香的春天,綿陽人民懷着對紅軍的深深感激,節衣縮食,吃野菜,喝清粥,獻出自己的口糧,籌集的糧食和生活用品不僅解決了紅四方面軍第一次過草地的食用,還支援了一方面軍。綿陽,這片富庶之地,歷史地成為紅四方面軍長征初期唯一的物資及兵源補給地,為紅軍長征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家珍,北川甘溪鄉人。98歲的王家珍老人已掉光了牙,她已嚼不動多少歲月了,甚至已記不清自己的年齡,而說起當年紅軍丟下的“想頭”,卻依然記憶猶新。儘管她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磨難,九死一生,而紅軍留下的“想頭”卻永遠紮根在心中,成為她一生的期盼。
有“想頭”的日子就是有飯吃、有衣穿的日子。窮得連親生兒子也養不起的王家珍找到紅軍,就找到了“想頭”。儘管她在部隊里就是為戰士們做飯洗衣,儘管過雪山草地是那樣艱苦,也沒有動搖她跟隨紅軍的想頭。
人們都說,能夠從雪山草地活着出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王家珍沒有想到,她的不幸卻是從走出雪山草地后降臨的。1936年冬,一個天寒地凍的黃昏,王家珍和三位戰友終因體力不支而掉隊,被圍追而來的國民黨抓捕,關押在一個破廟子,她們趁敵不備,撬開窗戶逃了出來。歷盡千辛萬苦,王家珍逃回家鄉。然而,此時的家鄉,在國民黨、還鄉團的血腥鎮壓下,已是一片白色恐怖,她的家也早已家破人亡。
還鄉團把曾作游擊隊長的丈夫活活打死,殘無人道的還鄉團把竹竿從王家珍哥哥、兒子的肛門穿過,掛在樹上示眾,活活折磨至死。失去五個親人的王家珍心如死水,被當地袍哥抓住,受盡折磨后被賣給桂溪鄉一農民為妻,方免於一死。
王家珍擦試着渾濁的眼淚,反覆地說:“我的一家人被整死完了,一家人死完了。”
所有的苦難都成為老人身上深深的烙印。
每一位失散紅軍,都有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她們,把自己如花的季節獻給了1935年那個明媚的春天;她們,曾把希望與夢想交付給那面光榮的旗幟。
假如不是那場病,假如不是那些意外,假如……
一聲聲嘆息,包含了多少難以言喻的苦難與辛酸。
面對這些飽經磨難的老人,我們不能不為那堅韌的生命力而震撼,為信仰的力量所震撼。對她們而言,生存本身就是艱辛的代名詞;面對七十年不渝的紅軍情結,我們不能不從心底湧起對老人們的深深敬重和感激。因為正是她們,曾以柔弱的身軀投身那場偉大的革命,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特殊的貢獻;正是她們把挫折與磨難,化為生命的沃土和雨水,孕育着心靈深處那一粒紅軍播下的種子,撥節着那永不凋謝的希望。
湔江的滋潤是千年萬載的,它那拍岸的濤聲、簇擁的浪花,已化作江上風帆山中碧綠;紅軍種下的“想頭”,早已在綿州大地開花結果;紅軍堅忍不拔的精神,薪火相傳,激勵着綿陽人民在建設科技城、構建和諧綿陽的新長征中開拓進取、奮勇前進,創造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