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鄉
有一篇文章這樣描述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有一個可以回去的故鄉,那裡有老父母,有老房子,有小時候爬過的那棵樹以及和自己一起爬過樹的夥伴……文章不長,每段也都是寥寥數語,說的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而讀到此處,我的目光卻再也無法移開,生怕誰偷走了我的“故鄉”。
在我的心目中,故鄉和家沒有什麼兩樣,因為故鄉也叫家鄉,回鄉就是回家,說法雖有不同,但是方向是一致的,所走的路是一致的,走在路上的心情是一致的,看到的是一樣的面孔,感覺的是一樣的溫馨。
我曾不止一次地把自己比作故鄉放飛的風箏,無論飛得多高多遠,都無法掙脫箏線的束縛。這細細的箏線其實就是一種互動的情結,既有老父母綿綿的牽挂和切切的期盼,又有我對老父母、老房子以及那棵樹、那些玩伴的懷念與不舍。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把自己比作故土發出的小樹,無論長得多粗多壯,都離不開土地的愛撫。這黃土儘管十分貧瘠,但不失博大、寬厚與仁慈,永遠那麼執着,永遠那麼無私,讓我站穩腳跟,挺直了腰桿,毫無顧忌地放眼四方。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一個人,於故鄉來說,於老父母來說,不管年齡長到多大,也不管身材長到多高,都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個人經過母體痛苦的分娩,成為這世間一個新的生命個體,就像一枚好看的風箏,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但是,兒行千里母擔憂,老父母總會緊緊地攥着箏線,抬眼望着你的一舉一動,即使手心裡攥出了細汗,即使脖子仰得發酸發痛,也不會罷休。這空闊的天地之間,該是一幅多麼感人的畫面!那隨風震顫的箏線,又何嘗不是生命的臍帶,為遠天的你輸送着力量、智慧和勇氣!
小時候,祖父、祖母和父親、母親,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看我們不好好學習,就會一臉嚴肅地說:“看人家那些吃國糧的,一個個吃得白胖。不好好讀書,不好好寫字,到頭來只配修理地球,倆腿插在地墒溝里,一輩子都別想出去!”後來,我考上了師範,畢業后當上了公辦教師,再後來抱着一紙調令東奔西走,等走過一個又一個“第二故鄉”,這才發現那些所謂的“第二故鄉”,都不過是臨時歇腳的地方,心靈的羅盤一刻也不曾偏離故鄉半步,就像一隻圓規,兩腳之間不管有多大跨度,不管畫多大的圓,都無法脫離故鄉這個圓心。
詩人舒婷在《還鄉》里沉吟:“流浪的雙足已經疲倦∕把頭靠在群山的肩上……彷彿已走了很遠很遠∕誰知又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這美妙的詩句,像故鄉的楊柳風,不停地撫摸着我倦怠的心靈;也像故鄉的杏花雨,沾在我空空的行囊上,怎麼彈都彈不掉。不是么?彷彿已走了很遠很遠,而心靈卻依舊睡在故鄉的懷裡。
考上師範那年,我第一次出“遠”門,到離家四十多華里的縣城上學。父親腿腳不便,母親便領着妹妹送我去村前的停車點等車。母親沒有文化,卻在路上一遍又一遍地囑咐我好好讀書,還囑咐妹妹向我這哥哥學習。我默默走着,像要去千里之外,心裡湧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不是志在千里,也不是豪情萬丈,或許是一種悲情吧。等公共汽車漸漸駛離,我忽然感覺自己成了一棵連根拔起的小樹,再也坐不住,再也站不穩。透過車后玻璃回望,我分明看到母親還站在那裡,頭髮被晨風吹起,像無數根箏線伸過來,緊緊扯住我這枚飄忽不定的風箏……不知不覺間,淚水已爬上了面頰。
故鄉不是詩刊,但每一頁都排滿了詩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絲線又何嘗不是一道牽引,讓你無論身處何方,都忘不了故鄉的方向,忘不了回家的那條羊腸小道。日暮鄉關何處是?夕陽下,晚風中,獨在異鄉為異客,讓你一眼望穿的便是,那裡有老母親倚着門框的念想,有炊煙里裹着的飯香。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光如水,秋風如絲,總會把你引至故鄉月下,讓你入神地看着老父親一明一暗的煙斗,也讓你幸福地品嘗着老母親精挑細選的紅棗。月是故鄉明,是因為月下有你的故鄉,有被月光泡透了的鄉情。
幾十年在外奔波,先是身不由己,後來是生活所累,一年裡回家的次數已是屈指可數,心有時特別特別累,也特別特別愧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父母說咱家鄉的水土最養人,在外水土不服了,不妨就回家來住幾天,喝口咱家鄉的水,吃口咱自家地里建的蘿蔔白菜,就像小時候唱的“黑窩頭就辣椒,越吃越上膘”,保你說話有底氣,幹活有力氣。俗話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家鄉的水清純甘美,喝起來爽口潤心;家鄉的人樸實厚道,在一塊親切自然。在家一日半晌,算是給疲憊的心靈洗了個澡,難得輕鬆;在家三天兩天,保證像換了個人似的,精氣神俱佳。一段時間不回老家,父母不是打電話來,就是託人捎來大包小包的農產品,有蘿蔔,有地瓜,有小米,有大豆,有花生,有玉米,有槐花,有榆錢……如果說起來,還真是不厭其煩,如數家珍,如獲至寶,讓我和妻喜出望外。電話那頭,父親說完母親說,母親說完又把話筒轉給父親,話題一個接一個,只是不提讓我們回家的事,可是我分明看到老人家把話筒攥得很緊,就像緊緊扯着那條悠長的箏線,把我們扯向故鄉的天空。
遙想故鄉,我忽然聽到費翔在唱:“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也分明聽到來自故鄉的迴響:“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飄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