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電影真的當做電影,電影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前幾天,和朋友去看電影,《心動奇迹》,一部日本片子。其內容是一家農村人在大地震中的經歷和遭遇,同時也是其每個人心靈的震撼之旅,更是每位觀眾喚醒心靈沉睡之愛的萌動。
故事很感人,不亞於傳說中的“催淚瓦斯”,朋友就坐在身邊,觀看中,數次拭淚,而又不好意思讓我察覺,其實我是高興,總覺得沒必要為這感動而發的淚羞愧,這不能證明你不夠堅強,而是折射出了內心的善良----作為一個女孩,這不更美么?
故事中,也有一個小女孩,名叫彩,五六歲,大大的眼睛,很活潑也很可愛。她有一個名叫亮太的哥哥,十一二歲,文弱而木訥。兄妹倆與爸爸、爺爺相依為命,生活的很幸福,卻時常懷念自己的媽媽。
殘酷之中孕育更多的善良,殘缺的美,美得更加動人,如同這過早失去母愛的兄妹。
也許是蒼天的撮合,在他們野外玩耍的時候,碰到一隻遺棄的小狗,想收留,卻不能夠,因為狗始終是父親心中的隱痛。
小狗執着的追隨,同情與愛憐使它不能再次遭受遺棄。“它像我一樣失去了媽媽!”這是彩對父親說的,也正是這同樣失去的母愛打動了父親,他們把小狗取名叫瑪麗。
愛,把他們組建成了一家人,包括活潑可愛的瑪麗。
他們原本平淡的生活,很美滿,很幸福。然而生活中災難往往在此時來敲門----瑪麗長大后的一天夜裡,大地震突然來臨。
父親與亮太慶幸躲過了地震,而爺爺與彩卻被深埋在了廢墟里。爺爺用殘弱之軀“撐起”重物給彩留出一寸生命的空間,在生命垂危之際,呼喚着遠在他鄉的兒子:“再難,也要把彩照顧好,也要活下去……”
看到這,我也流淚了,不只是出於祖父之愛的感動,而是回憶起了我與外祖父的最後一面。去看望外祖父時,他已經有些“糊塗”,卻分明認出了我,在聽他老人家“胡言亂語”中,卻分明沒有一點對生命垂危的考慮,而全是我的未來,我的希望和我的幸福,當時我是強忍淚水流下的。如今,看到的是,相似的一幕,聽到的更是相似的囑咐,但我卻無力拾起這份沉甸甸的愛。
危難之際,能夠營救他們的也只有瑪麗。瑪麗掙脫繩索,拚命地挖掘,瘋狂地撕咬,只能給奄奄一息的生命一點點心靈的安慰,最後還是瑪麗叫來了營救隊員,把爺孫倆抬上了擔架;然而,從救急直升機的機窗里,逃脫危險的彩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依依不捨的瑪麗越舍越遠。
也許這就是無奈,有時,有愛,卻不得不捨棄,愛的再濃,再烈,再香,再淳,也只得留作回憶,哪怕分離時,連皮帶肉,也要強忍淚水,拭刀下划。
也許是愛的傷口太深,深的無法敷育,深的直透靈魂;也許丟掉這份愛,就會丟掉我們人類的偉尊,誰叫我們一開始選擇了聚合,既然合了就要勇敢的面對沉重的責任。
故事的最後,在大家的營救下,找到了瑪麗。愛,成就了完美無缺。
後來,一家人團圓了,包括瑪麗。
但外祖父卻成了一幅微笑的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