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各種媒體里充滿了年味的報道。為趕時令,也湊熱鬧說說過年。
按中國傳統文化,進入臘月二十三就意味着春節的到來。此時的商品市場進入到亂市。大小商場以及街道兩旁到處是各種年貨、應季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喜慶寫在每個人的臉上。購物的人們是乎比往日多了幾分寬容和理解,他們關注是否能買到心儀的物品,價格多少並不重要。錢在貶值。
小時候很盼望過年。那時生活水平很低,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吃到平日里難以見到的食品。
男孩子更是多了一種難得的期盼——放鞭炮。還沒有放假,他們便央求大人買回來現在孩子看來樣式單一,少得可憐的一兩掛“小鞭”。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放在炕頭下面的那幾樣“寶貝”;再就是和同學比試誰的鞭炮好,數着還有多少天就能放鞭炮了,談論着如何燃放它們。除夕那天,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打開小鞭包裝,將成掛的鞭炮分解為一個個單個小鞭,再用裡層的包裝紙(我們叫馬糞紙)捻成燃放鞭炮用的紙捻,再就是擺弄着長輩給他們準備好的紙糊燈籠,盼着天早點黑下來。
除夕之夜的一切都顯得溫馨和歡樂。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們,手提燈籠聚集在昏暗燈光下的街道、小巷裡放鞭炮,嬉笑打鬧。稀稀落落的鞭炮聲響,孩子們的歡笑與家家戶戶溫暖的燈光交織在一起,驅散了寒冷的冬夜和人們一年的勞累。
上個世紀60年代的除夕夜比現在冷清的多,那時沒有什麼娛樂方式,最多是聽聽收音機。吃過年夜飯,有的家庭一家人在一起打紙牌、撲克;有的家庭的老年人給孩子們“講古”、“破謎語”,耗時守歲。小孩子在外邊玩夠了、跑累了,回到家裡躺倒炕上早早便進入夢鄉,他們等不到“接神”的那一刻。
那時的住房都是工作單位分配,一個單位的職工大多居住在一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小時候不懂什麼是拜年,只記得剛吃完餃子就有人來拜年。我跟着姐姐也到鄰居家拜年,依稀記得得到過紅包,裡面也就是一兩分錢吧。
文化大革命——過革命化春節,打破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安逸與祥和的過年方式。守歲、接神、拜年作為“四舊”被取消,春聯內容被山呼萬歲之類的革命口號所代替,成為宣傳那種荒唐文化的陣地,玷污着中華文明和人們的靈魂。
文革過後,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逐漸回復着元氣,步入發展的正路。伴隨着時代進步的腳步,產生於千百年前農耕文明的過年習俗與方式在工業文明的衝擊下,悄然發生着改變。
隨着電視機走進普通家庭,過年看央視春晚成為除夕守歲的新民俗;鄉間傳統民俗在傳承中發展,方興未艾;春聯成為印刷品,內容也在程式化;煙花爆竹的樣式不斷翻新,越來越響,成為了一種新的環境污染源。城市中鞭炮的銷量逐年減少,小孩子不再像我小時候那樣把放鞭炮視為最愛;年夜飯走出家門,除夕夜各大飯店燈火通明,眾多家庭聚在一起,滿堂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手機、互聯網的普及又為人們的過年方式增加了新的元素······社會在進步!
祝福祖國!祝福我們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