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記事散文>近水遙山皆有情

近水遙山皆有情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歲歲清明祭,回回淚染襟。我深知歲月無法複製,可是誰又能鎖住思念親人的記憶?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父母總會闖入我的夢鄉,讓我在夢裡與雙親同行同樂。當夢醒后,我清醒地告訴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成為我永恆的回憶。

  初春寒意濃,哀思涌心中。今天是清明節,每年的這個時節,每一個中國人此時此刻都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這個季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又是淫雨霏霏的時節,所以古人就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今年清明與往年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一樣的祭奠,一樣的思念,一樣的感懷。不同的只是今年是五年二閏的閏月年。按我們這裡的習俗,閏月年上墳不添土。看到父母的墳上去年的舊土,一種情感在心頭,無限思鄉在心頭,無盡的思念索繞心間……

  早晨起來,先登陸天堂網,在父母的家園給雙親留了言,告訴二老今天我要去父母的小院兒拜祭。在去往父母的小院兒的路上,看着車窗外面的風景,我的心總有不同的感慨。此時北方的鄉村路邊依然是枯草衰楊,沒有一點綠色的跡象。我的心裡盤算着:母親離開我已是二十五載,1988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母親病故,終年63歲。父親離開我已二十七個月,2009年農曆十月十三日病故,終年82歲。在我失去了父母之愛后,自己感覺心裡空蕩蕩的,現在父母曾經住過的房子已經租了出去。每當我在那老房路過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我坐在父母家裡與父母在一起時的快樂情景。舉目鄉關沒遠樹,回首往事憶慈容。曾經已經在我的記憶中永遠定格,也成為我記憶中的永恆。

  點點黃土埋親情,滴滴思念涌心頭。清明的天,綠了南方的大地,濕了北方的人間。父母的碑前凝聚千般的思念,化作萬點相思雨。跑拜在父母的墳前,點上三炷燃香,擺上供品。女兒給您二老帶來了老娘最喜歡吃的煮雞蛋、軟炸裡脊、聖女果。老爸喜歡喝的龍泉春白酒,最喜歡吃的八件糕點、蘋果,您二老都喜歡的菊花、百合、天堂鳥組成的花籃,燃香,還有的就是我寫給您二老的一篇滿是思念和對天堂雙親祝福文字。把一切都擺好后,跑拜叩頭。儀式過後,我在焚燒給父母書寫的思念文字。墨紙化青煙,片紙慰離情,我把心貼在稍有些潮濕黃土上,想再聽聽父母的話語,感覺到父母的心跳和我的脈搏一起共振。爹娘啊!您二老可知此時不孝女就跪拜在這裡……女兒有多少千言萬語想訴與您二老聽。同齡人年節回家看父母,我該到哪裡看看二老?唯有手捧一把黃土在墳前哀祭!

  拜祭雙親回來,我的腦海里依然是父母那小院兒的影子。60多平米的父母的小院兒,是父母永遠的居所。每次來這裡的時候,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悟。隨着年齡的增長,親人的離去,自己感覺到生命其實也十分簡單,我們都是緊握着空拳而來,撒開空手而去。剛出生時那雪白而幼嫩的小小拳頭,在清洗的時候,是掰也掰不開;撒開着手而去的老人,也許是在冥冥之中告警後人,他是一點都沒有帶去,所以才撒開着手,於是“撒手塵寰”便成為一種永恆真理。人不可能永遠地活着,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註定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一路走在鄉村小路上,看到路邊的枯草衰楊依舊沒有變綠,看到大地里還沒有耕種,看到一輛輛前來拜祭親人的車輛,我在想: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寂靜的冢居之地,在這個喧囂的城市邊緣,相對喧鬧而言還是顯得如此的清靜。想想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七絕詩,勾畫出的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着清明節的詩情;再想想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帶入到另一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態各異的車馬轎舟,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中;今天的清明節,經歷的歲月輪迴的滄桑,上墳拜祭,斟酒焚香,叩頭祭拜,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着重要的位置。雖然流傳萬古的詩畫與今天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受的真實,留給人的是不同的感慨,卻給人一個相同的啟示:清明,怎一個情字了得?怎一個祭字了得?怎一個思字了得?

  情也好,祭也罷,思也可,總讓人難忘那陰陽一張紙,相隔永無期的感傷。煙雨江南,在清明后開始紛紛而下。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清明時節,在泥濘的小路上,總能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枯草衰楊,曾為歌舞場。現在看到拜祭青冢回來時路邊的枯草的時候,我感悟到的不只是親人曾經的歡聚,更多的是應該珍惜今天的所有。一路走,一路望,離父母歇息的小院越來越遠了。走着走着,天空漸漸暗了下來。忽而天空飄下了爭蝶樣的雪花。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雨,這句諺語在我們這裡總是這樣應驗。望着飄落的雪我,我想:莫非這清明雪的飄落是在配合人們掃墓歸來有些沉悶的心情?

  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上墳回來的晚上,我的身體上感覺很累,卻不能入睡,便坐在電腦前敲打這篇寫滿思念的文字。萬物復蘇播種的四月,讓人流淚的四月,更是充滿朝氣的四月,讓祭奠親人的淚化作相思雨去澆灌大地,在這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去追尋各自的夢。然而,我的夢在哪裡?雙親不在夢難尋。佇立在清明靜夜的窗前,向東北方向父母的小院兒里凝望着。無邊的思緒沿着吉林大街,過哈龍橋,走虻牛河,穿越唐王屯。眼前又浮現出父母那小院兒的樣子,我頗有感嘆地輕聲道:人生的盡頭是死亡的故鄉!

  一陣思緒過後,復又坐到電腦前繼續敲打關於清明祭雙親的文字。我知道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揮手別離,從此天各一方。這時我會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來勸慰自己。生死輪迴,愛在輪迴,不成文的輪迴,輪迴中有了宿命。我的雙親啊,您二老可感覺到墓碑下的寂靜和凄清?望望窗外農曆十四的夜空中並不圓滿的清輝明月,我感體會到了“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的情字的重要。舊事於膺,不知語從何起!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魂來兮,逝者可憫;魂安兮,生者可勉。這個清明給我的感觸是:春來春去,是美是艷,終逃不過凋落。人來人去,是悲是喜,終逃不過別離。處處皆春色,草木總關情!

  繁花盛時又清明,無邊愁緒黯然生。歲歲凋零,飛花亂逝的季節,一場春夢悵然落下。四月清明,清明四月,生命的年輪又畫上了一圈。打開電腦音箱,放上交響曲《清明祭》的曲子,我的思緒又隨曲子的悠揚飛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