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2014.春 饒雪陽
大約是在我五、六歲到十來歲之間,每年的清明時節,我的一家與三叔一家,總是約好一個日子去祭祖。我們一大早在三叔家會合,然後一齊起程,走路到不算遠的一片小山上掃墓去,也算是順便結伴郊外踏青吧。
大人們用藤籃子裝滿東西,還有兩、三個布袋子,我最愛扛着一把小鋤頭,走在後面,一路東張西望…….
路過一條凸起的石板路,右邊全是青磚的老屋巷子,左邊一片魚塘,一棵碩大的榕樹垂着許多”鬍子”,再走過一片紫荊樹叢,微微轉一個彎,就到小山腳下。老父每次都要走入一所舊宅的院子,和主人家打個招呼,一位瘦削的叔輩總是笑着迎出,寒喧幾句,我們就攀爬泥巴掘出的級步,上了小山的第一關。
山上霧雨紛紛,四周的景色朦朦朧朧,沿着泥石的起伏曲折山路,到處都是水田菜地,一條有石墩高高撐起的水槽像橋一樣凌空而過,蜿蜒的繞着山崗而遠去,也可見一農夫扛着犁耙趕着一頭水牛,蹣跚走來,那牛搖着耳殼,黑烏的毛眼望我一下,擺着尾巴走去,還”劈劈”的拉了幾團油黑黑的東西。
田埂上面有片草坡,三叔走近辯認一會,從我手上要過鋤頭,輕輕刮幾下亂叢草,一塊石碑隱約現出來,接着將兩旁的草鋤去,翻出新的黃泥巴。弄了一會,母親在碑石前的小塊空地鋪了大塊膠紙,從藤籃、布袋裡盡數拿出東西,擺放好了,老父點上一把香火,然後大家依着輩份輪流拜祭,酹酒之後,大人們對着墓碑咕咕的說了一通話,我似乎聽到”伯公”兩個字。一會兒,我們小輩的就急待地上去拿東西吃:堂弟先掏了一塊芋頭糕,堂大妹子搶一塊燒肉,堂小妹捏着鴨蛋剝殼了,我抓了一大塊甜松糕啃起來,大人們多是先吃甘蔗……
這些糕點是三嬸半夜早起才蒸好的,還有許多黑烏烏圓小個的”雞矢藤餅”,油捏捏不怎麼好看,但很好吃,香味從喉腔舒出,確是好東西!
拜完這個,好象還在附近也尋了一個地方,記得是電線杆的側處,同樣地用鋤頭刨了一片新泥土,似乎未見石碑,同樣擺了東西拜祭一番,但我確實記不起是遠祖的哪一輩了!這樣,這一年的拜祖掃墓,就算是完成了
於是,大家都鬆一口氣,凝重的臉放鬆了一點,隨便地聊聊,看看周圍景緻。田頭總可偶見幾叢野花,鳥也不時飛過,啁鳴幾聲。山腳處孤獨矗立一棵挺直高大的紅棉樹,依稀可見紅點點的花,下面那片未翻土的水田,倒映着紅棉樹桿影子,有點意思!
下山不一定走原路,農夫們勞作時走出許多曲曲彎彎的小徑,照着下去可到山下的小馬路,路過的田埂有紫色小毛球狀的矮植物,一簇簇可好看,褲腳碰過,散了一陣野香…….過了獨木小橋,在山腳聚一下,就一齊又回到不遠處三叔的家,聚餐一頓,今年的清明祭祖儀式,真的算是完成了。
如今,這片小山頭早就蓋滿房子,就連當年在此處出生的小毛孩,都早已成了孩子們的爸媽,誰人還知道過去的這片小山,這許多的故事 就像我也不知前輩的許多事情,許多關於清明時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