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牛心石第一次謀面,我便受到了強烈的震憾,近乎驚詫於它的雄險與神奇了!
屹立於素有旬陽縣“東大門”之稱的仙河鎮的最北端的牛心石,是陝西與湖北分界線上的又一個天然界碑,自漢江而上,沿着蜀尖公路北行約30公里便能見到這個一腳跨兩省的神奇巨石山——牛心石了。
與牛心石的第一次謀面已是十三年前的事了,當時剛剛被分配到仙河鎮工作,時常聽到人們說及仙河鎮的位置,“下至界碑石上至牛心石,幾十里仙河便是幾十里畫廊”,沒有多少人提及界碑石,但對於牛心石,人們卻是大談特談,說它是如何如何的雄險與神奇,心中便對這個近在咫尺的去處平添出許多的嚮往,對於那時還沒出過省的我來說,真是太想站在神奇的牛心石頂上,領略一下異省的風情了。
願望不久就得以實現,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我和朋友沿着仙河向北,騎着自行車行駛在蜿蜒崎嶇的公路上,沿途風光旖旎,春意盎然,“兩岸青山相對出”,數幅巨畫撲面而來,真是美不勝收的天然山水畫卷!卻無心觀賞,只是一味地加快騎行的速度,好去見見這個傾慕已久的朋友。
“快看!前面那個就是牛心石了!”朋友像是發現新大陸似大聲叫了起來,峰迴路轉,在我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牛心石就在朋友驚喜的叫嚷聲中赫然驚現於我的眼前了!
險峻!神奇!心中莫名地湧出了這兩個詞。
在群山環抱中的牛心石與四周的景物極不相稱,如果不是四周那些蒼翠欲滴的群山映入眼帘的話,你會誤以為你是在蕭瑟的冬天來到這裡的。面前的色彩只有一種主色調,那便是黑!比黑人的臉龐更黑!只有巨石的頂部會露出幾點綠意來,算是對黑色的一點兒點綴吧!因為迎面的巨石是筆直的,甚至比筆直的角度還要大,沒有綠色植物和雨水落腳的地方,只能呈現出石頭的本色,能不是黑色的嗎!整個牛心石的底部長約500多米,高100餘米,似一面巨大的石牆橫亘在從旁伸出腿腳的兩山之間,成了一堵天然屏障,把陝西和湖北隔在兩邊,只有東邊的峭壁旁好像是被神仙用刀劈過一樣,於石下流出了潺潺的仙河,真有點“天門中斷仙河開”的韻味!
這巨大的石頭是從哪能兒來的呢?你會情不自禁地發問,是的,它究竟是從那兒來的?因為這裡其它的山們都不這麼黑,它是絕不可能出生於這裡的!因為從其他的山上你找不到一頂點兒它的膚色來。問問當地的老人,他們也說不知,“也許是神仙搬來的吧!”有個孩子說。我想即便是神仙,也不會有這麼大力氣的!這那裡是石頭!這分明就是一座巨大的石山!
問題遠不止一個,它是怎麼如此神奇地鑲嵌於兩山之間?而又結合的如此完美?如果再向左或向右多轉那麼幾度的話,那就如歌星阿牛的牙齒,很煞風景了!
不用問那麼多的為什麼了,這麼巨大的石頭,在這樣的季節,登上石山的頂部,一定會很愜意的!可繞了一圈,也沒找到一條登頂的路!找來老鄉問問,才知道登頂是很艱難的,因而很少有人登,,當然就沒有大路了,不過想登還是有辦法的,“自古登頂一條道!”啥?我只知道“自古華山一條道”,莫非這裡比華山還險!仰頭看了看那比筆直還大的角度,我不能不信服了。幸而我們找的這位大哥正是登山的好手,曾在小時候多次登過這座“山”頂呢!看着眼前陡峭的石壁,我不由的佩服起眼前的這位大哥了。
聽說我們是鎮上的工作人員,樸實的大哥高興地當起我們登“山”的嚮導來,他說順便也可以找找童年的記憶,沒想到這樣的樸實的農家漢子還有這麼浪漫的情懷!
在石山的背面,我們尋着荊棘叢生的小路,用手緊緊拽住那極少的從岩石的縫隙里長出來的小灌木,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峰頂攀爬,好不容易快到頂峰了,可眼前的那一段極窄的也是唯一的,不到十公分的小石樑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嚮導猶豫了一下,很快便調整好了角度和姿勢,猴子似地跑了過去,我們可就慘了,那樣的動作我們可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儘管長度只有兩三米,可兩邊都是懸崖絕壁!稍有差錯,那就會粉身碎骨的!可不過去,又是一萬個不甘心,於是大着膽子,俯下身子,緊緊地貼着石頭,交錯地伸出手臂,慢慢地挪動身體,我甚至能清晰地聽到自己那急促的心跳聲!終於爬到了峰頂!儘管當時的樣子極其狼狽,但心中還是湧出了一點點的自豪。
無限風光在險峰!是的,極目四望,生機盎然的群山上,萬木吐綠,似要把貯蓄了一冬的綠色都要盡情展現出來一樣,在春天柔媚的陽光下,那嬌嫩的綠呀!使人都不忍用手去觸摸一下。群山環繞,象是給牛心石做了一個巨大的綠色搖籃,這時的牛心石也一改它往日的神氣與傲慢,安然地躺着,享受着陽光的愛撫。一條玉帶似的仙河蜿蜒於群山之間,“斗折蛇行,明滅可見”,似苗條少女的腰身,曼妙無比。仰面躺在光滑的石頭上,閉了眼,在溫暖的陽光下,山、水、石、人……就繪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妙的山水田園畫卷。當然,最得意的要數大自然了,他就是這高超畫作的創作者!
回程的路上,那給了我驚險刺激感受的牛心石在我的多次回眸中,漸行漸遠了,可它鐫刻在我腦海中的險峻與神奇卻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