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常吵着要母親講故事,只覺得好玩,不會留意故事所折射出的道理。偶爾想起母親所訴的這些故事,只要稍許回味都能收穫很多、明白很多-------
記得七八歲左右的某一天,我與四哥為了兩個糖果而爭執不下。四哥只比我大三歲,不是四哥欺負我,而是我太要強了。這兩粒糖一個是硬的一個是軟的,要軟的吧,又不舍硬的,要硬的吧,又怕軟的比硬的好吃,總感覺難以取捨。不得已只好抓鬮,無論結果怎樣表面上是接受了,可是心裡總覺得不是滋味------
母親看穿了我的心思,將我抱入懷中輕輕地對我說:好了,不生氣了,媽講故事給你聽------
從前啊,有一家人住在山裡,家裡只有三口人,兩夫妻和一個小孩,以耕織為生。男主人為人大方好客,常常有親朋來訪,雖然日子過的清貧,但是只要家裡來客男主人總是熱情款待,如果逢到家中無米下鍋,男主人甚至悄悄地跑到鄰居家借,也不會冷落了客人。
時間久了,女主人實在忍不住了,家裡來客時,她不自覺地臉上掛滿了愁雲。俗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丈夫看出了老婆的意思。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客人來了會掃興的,以後還有誰敢來家裡呢------想到這丈夫就勸妻子”老婆啊,我知道你擔心家裡窮,不能老是這樣招待客人,你的想法沒錯,可是你也要想想,如果一個人家沒有人來該是多冷清啊,我們也無法去別人家啊,那樣的話,人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呢!往後你只管織布、做家務,其他的你放心全交給我,保證不會餓着你和兒子-------“,妻子嘆口氣無奈的點了點頭。
過了幾天,家裡來了三個朋友。男主人高興地說:“你們來的正是時候,今天正好趕集,走,我們一起去集市轉轉,順便買點兒好菜下酒,中午我們兄弟好好喝幾杯“。
四個人邊走邊聊,來到一座橋上,忽見橋中心有一個亮閃閃的東西,四個人不約而同地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個金元寶。“這麼大一個金元寶可不得了啊!這下發財了,可是我們四個人是同時看到的,怎麼分呢?“三個朋友這樣議論着。此時,男主人搖了搖頭道:“這個東西可有可無,反正不是我們的,丟寶的人不必過於悲觀,撿寶的人不必欣喜若狂,命中若有終會有,命中若無終究無,為了不損害我們的友誼,還是讓它消失吧”,說完,就聽”咚”地一聲,男主人將金元寶扔進了橋下的河中。
三個朋友見此情形只得作罷,雖然都感到有點兒惋惜,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很平衡。很快來到集市上,三個朋友對男主人說“每次到你家,你總是那樣慷慨,好酒好菜招待我們,今天就隨便買點兒蔬菜吧-------”,那怎麼行呢,你們看得起我才來我家的,理應盛情款待,今天請你們吃魚。說著,男主人走到了一個漁夫的跟前,指了指地上的一條大鯉魚說“老漢,把這條魚賣給我”,漁夫笑着說到:“這位先生好眼光,這條鯉魚是我剛剛打上來的”。
回到家裡,男主人命妻子做飯,自己陪着朋友喝茶聊天。正在興頭時,忽聽妻子大叫“哎呀,孩子他爸啊,快來看啊,我們這下發達了,鯉魚肚子里長出這麼大一個金元寶啊”!
原來,男主人將金元寶扔向河裡時,恰巧遇到“鯉魚打泡”,魚打泡就是天氣悶燥水裡缺氧,魚兒浮出水面呼吸空氣,誤將金元寶當成食物一口吞下。不久,漁夫來此打漁又將吞了金元寶的大鯉魚打上來,拿到集市上去賣,然後又被善良大方的男主人買走--------
故事結束了,我似懂非懂地看着母親,心裡有太多不解-------這個故事伴隨着我成長,慢慢地發現自己所經歷的的一些事,彷彿就是母親所說的故事,而我就是故事中的某個人物,是與非、真與假、善與惡早已有了答案。
母親講這個故事給我聽是用心良苦的,這裡不僅蘊含了為人處世、持家待客之道,還飽含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款款真情!女兒六歲時,我也將這個故事講給她聽,現在她已經十九歲了,看得出她已經明白故事的含義。故事看似不是家規,但是卻比家規更加深入地滲透人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滋潤着人的心靈,沐浴着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