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人民的好醫生李培祥——松陽縣疾控中心離休老幹部李培祥散記

人民的好醫生李培祥——松陽縣疾控中心離休老幹部李培祥散記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離休老幹部李培祥是個耄耋之年的老醫生。

  他,白髮蒼蒼,精神矍鑠,身體硬朗。

  他,河南沁陽人,急性子,快人快語,北方人的豪爽性格。

  我們既是同事,也是鄰居。他常來串門,就混熟了。混熟了,就知道了他的一些驚心動魄的往事。

  當年,他在青海高原――曲麻萊縣鄉衛生站當醫生時,殺土匪、斗殘敵、救傷員,是個全能戰鬥英雄,威震敵膽。1960年,他曾參加平息達賴喇嘛發動的反革命叛亂,又立新功,其事迹被當地百姓傳為佳話。

  李醫生的傳奇故事,是我與他長久交往中得知的。

  他出生在河南省沁陽縣紫陵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個革命之家。在黑暗的舊社會,到處都是背井離鄉的人。當時他一家四口人。父親給地主當長工,哥哥給資本家當徒工,自己給人打短工。一家人衣衫襤褸,饑寒交迫,受盡了地主、資本家的壓迫和剝削。由於不堪凌辱,父親率先參加了游擊隊,後來加入革命軍隊。在饑寒交迫中長大的李培祥漸漸懂得了革命的道理。他也隨父從軍,在軍隊這個大熔爐鍛煉成長。從此,他在革命隊伍里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冒着槍林彈雨,聞着腥風血雨,親身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抗日戰爭和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了,各種獎章、證書裝了一袋。

  解放后,黨組織派他去成都學醫,沒有文化,得從頭學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成了一名救死扶傷的人民醫生。他學會了治療常見病、多發病,能做肌肉、靜脈注射,還學會民族的國粹――中醫。結業后,本來他可以安排在條件較好的西寧市醫療部門工作。可他以一個黨員標準的嚴格要求自己,主動請纓到偏僻貧窮、條件惡劣的青海省曲麻萊縣工作。

  曲麻萊縣位於黃河之源,是藏區,海拔四千多米,空氣稀薄,氣候寒冷,長年風雪瀰漫。他在那裡學會了騎馬,講藏語。這裡缺醫少葯,他就安心紮根在這裡。從此,李培祥以雪域高原為家,以艱苦奮鬥為樂,心甘情願地為缺醫少葯的藏胞漢民救死扶傷,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生活不習慣,他刻苦鍛煉,逐漸地適應了下來。下鄉出診沒馬騎,他就徒步行走。有時大雪大霧,半夜迷途在沼澤草灘里,他忍受着疲勞和孤寂的折磨,時時提防着野獸的騷擾,心裡喃喃自語地說:“為了解放全人類,死都不怕,還怕困難么?”

  1962年,根據工作需求,李培祥被調到巴顏喀剌山南麓的八一公社。這裡山高谷深,水湍流急,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活更加困難了,簡直到了山重水盡的地步。就是天大的困難也被他克服了,不畏艱難險阻,創建了唯一的衛生所。李培祥既當醫生,又當護士,全天候地為患者熱情服務,從不叫一聲苦,說一聲累。有一次,他在巡診途中不幸掉入《西遊記》中描述過的通天河,幾經掙扎,才死裡逃生。藏民們親熱地叫他為好“門巴”(醫生)。《人民日報》曾發表新華社通訊員的專題報道《瀝盡肝膽為人民》,讚揚他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族團結盡心儘力。

  由於妻兒遠在南方,他自己又得了高原病。1973年,當地組織把他商調到松陽區醫院(松陽縣人民醫院的前身)搞臨床工作。初來乍到,由於語言不通,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群眾不理解,認為他是個“獸醫”,不會看病。可李醫生作為一個黨員,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並且熱愛工作,熱愛生活,醫務上精益求精,虛心向同行學習外科技術,對病人態度好,深得病人信賴。

  他還到東塢水庫和松蔭溪工地上給民工巡回醫療,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有一次在東塢水庫巡診時,葉村鄉一位八歲男孩不慎落水,生命垂危,時間就是生命。他奮不顧身地隻身跳入冰冷的溪中一鼓作氣的把孩子救上來,並給他做人工呼吸,針刺人中穴,心臟復蘇術,終於使這個孩子起死回生。1979年他調遂昌防疫站工作。他自帶乾糧,爬山越嶺,背着藥箱,幾乎跑遍全縣各地,宣傳防疫知識,免費為孩子預防接種。1982年松陽復縣后,他又調到松陽防疫站工作。每月下鄉送疫苗,路近時走路,路遠時自帶乾糧到當地衛生院交結完畢后連頓飯也不吃,依舊是一個革命軍人的作風,鄉鎮醫生們為之感動。

  由於妻子過世得早,老李一人可真吃盡了的苦。在工作上,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回到家裡,還要照顧已失去母愛的四個年幼的孩子。多少年來,老李既當爹又當媽,好不容易才把兒女拉扯長大成人。如今,這位當年可歌可泣的戰鬥英雄卻默默無聞地生活在我們中間。清晨,他推着一輛自行車上街散步,回來后就燒水做飯,忙得不亦樂乎。前兩年,小兒子分家要房子,沒辦法他一咬牙把自己住的房子騰出來。我知道他的困境后,從中牽線搭橋幫他買一套宿舍將就住下。他伴着那台彩電來打發寂寞時光。好心人勸他找一個老伴好照應。他總是說不找了,還是一個人過吧。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1998年,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里,李醫生重返故里。鄉親們紛紛前來祝賀,孩子們也湊熱鬧圍上來。大人們對孩子深情地說:“你們的二爺回來了。”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久別家鄉,物是人非。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老李感慨萬千。

  昔日的牧牛娃,今日的大夫郎。

  流逝的光陰並沒有沖淡人們的回憶,而是增強人們的印象。老李的根在老家,遊子思故鄉嘛。這一趟家鄉行,滿足了老李的思鄉渴望,在異地他鄉安心地生活吧。

  1998年李醫生離休后,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並沒有離休,仍在發揮餘熱,經常下鄉免費為農民醫療服務。看到老李忙碌的身影,不少熟悉的同志勸他:“李醫生,你老都離休了,該休息休息了。”他回答說:“我是一個貧苦農民的兒子,是中共和人民軍隊培養了我。有一句歌詞唱得好,沒有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黨,就沒有我李培祥,就沒有我現在美好的生活。”鏗鏘有力語言,道出李醫生的心聲。

  如今,李老每天仍然活躍在民間,力所能及地幫助老百姓,排憂解難,精神上鼓勵,物質上支援,且是自費服務,不計回報。黨費準時交納,黨的活動每次參加,視力不好,卻愛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了解國內外大事,教育我們晚輩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祝願李老健康長壽,寶刀不老。



人民的好醫生李培祥——松陽縣疾控中心離休老幹部李培祥散記 標籤:為人民服務 學生幹部 幹部作風 班幹部選拔 班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