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白水澗,喝着白水澗的水、品着白水澗的高山野茶長大。關於茶的記憶,在我腦海里始終沒有淡忘。茶,越泡越淡,而記憶且越來越濃。
小時候,春耕還未開始,母親總是帶着姐姐上山采野茶。那時候採茶人不多,鄉親們大多采一點自家夠用就行;有的乾脆不用茶,因為門前小溪水,清澈見底,沒有任何污染,用手一捧就能入口;而母親總是要多備一些野茶,用於招待客人,每年都讓我帶一些送給老師和城裡的親戚。那時對茶,沒有多深理解,只知道喝茶解渴,放學回家,捧起大茶缸,一通牛飲,感覺痛快,僅此而已。
長大后,漸漸覺得茶中蘊含著許多內涵。
茶是一種禮節。來客人,第一想到的,是端上一杯熱騰騰的茶,而且必須是雙手端上,以示禮貌;走親訪友,接過主人端到跟前的茶杯,心理總是暖暖的。
茶是一種心情。到城裡讀書後,漸漸覺得茶能釋放心情。無聊時,去茶室解悶;鬱悶時,上茶室向好友嘆苦境;高興時,三五好友,相聚茶室,談古論今;戀愛時,約會茶室,向女友傾訴衷腸......
茶還是一種綠色食品。 茶葉中維生素C含量高,能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膽固醇,促進解毒作用; 茶能興奮血管中樞,增強心、腎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腎小球過濾率,使尿液增多; 茶還能振奮精神,活躍思維,消除疲勞,增強記憶。茶還有預防癌症作用......喝茶有益健康。
茶是一部歷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茶經》,就是出自我國唐代陸羽之手。茶的發展,演繹着歷史的發展。
茶更是一種文化。它是融養生文化、健康文化、旅遊文化、精神文化於一體的新文化。茶文化,不僅豐富了人們精神生活,活躍了旅遊商品市場,還能激發人們的詩情畫意。古代許多著名詩人,都是受到茶的啟發,留下了流傳千古的名句。唐代傑出詩人杜甫,寫有“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的詩句。當時杜甫年過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祿難沾,有歸山買田之念。此詩雖寫得瀟洒閑適,仍表達了他心中隱伏的不平。詩仙李白豪放不羈,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詩中借浪漫而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的理想,而現實中的他又異常苦悶,成天沉湎在醉鄉。正如他在詩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當他聽說荊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飲“仙人掌茶”,雖年愈八十,仍然面如桃花時,也不禁對茶唱出了讚歌:“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儷芳津,采眼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連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詩人白居易,對茶懷有濃厚的興味,一生寫下了不少茶的詩篇。他的《食后》云:“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詩中寫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情趣。
茶,沒有濃重的色彩,只有淡淡的清香,它卻有着神奇的功效。
茶,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是生活的點綴,但多數人離不開茶。古代不乏煮茶論詩的詩人,如今的上班族,誰的辦公桌上沒有一杯清茶陪伴!
茶,在我的生活中是伴侶;茶,在我的生命里是知己;茶,永遠在我的記憶中......
茶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