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生活隨筆>有茶的日子

有茶的日子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真正讓茶在大腦中有了好印象還是在參加工作以後。按照父親的教導,不管高低人等到屋首先得泡茶敬煙。這是禮貌,茶是開門調嘛。在這兒之前,每每家中來客,母親總要在箱子底兒找顆雞蛋,在沸騰的鐵鍋里倒入攪成黃湯的蛋汁,放入少許白糖,糖金貴得很,在桌子上鍋台上發現一粒兩粒晶瑩的白糖,趕緊用唾沫蘸濕指肚兒,再沾起糖粒放進嘴裡,會甜蜜多半天呢!那一勺糖說啥也不能將一碗黃湯弄甜,這碗稱作雞蛋茶的湯,是巴望早一天長大的最迫切願望。再就是盛夏割麥毀茬的時候,家家戶戶在河岸井邊採集薄荷葉,和竹葉一起煮成竹葉茶,除暑解渴,清涼可口。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後山梁那一抹茶樹從坡腳直綠到山頂。全校師生是遵從大隊支書的指示為茶葉除草的。茶缸粗的一條黑烏梢蛇從草叢竄出,急切無處藏身便往石壩縫隙里鑽,那個狠心的張老師拽住蛇尾始終不放,末后將大半截拽在手,頭部已斷在石縫裡了。張老師懂中醫,他將半截蛇拴在樹樁上,用刀一豁,蛇皮很快被扒個精光。晚上回家飽餐一頓,幾個愛長火癤子生膿瘡長粉刺的傢伙都分喝了一些湯汁。張老師說這玩意兒敗毒。

  我順便摘了幾片茶葉,放在碗里用開水沖泡,那個澀呀!難喝得很,較春季里學校熬制的金銀花藤子茅草根兒摻和在一起的防疫葯湯都難喝。更何況那對付蛇兇殘的一幕始終縈繞心頭。茶,並沒有給我留下好印象。

  茉莉花茶的香味太過濃烈。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鄉村經銷店代銷店大多銷售的是這種茶,聞着清香,喝入口中總難下咽,常常倒了胃口。

  盛夏,火辣辣的太陽烤得讓人焦躁不安,來朋友家剛落座,透明的玻璃杯里綠汪汪一杯清茶,讓人恍若鑽進門前蓬勃着綠色葉片的滿架藤蔓里。一股溪流湧入心田,沁人心脾,出奇的涼爽。哦,這就是綠茶,商山之南嶺上的精靈,她納雲之霧,山之韻。飲之,讓人猶如進入仙境,飄飄欲仙了。

  自那一刻起,對商南綠茶就難以釋懷了。總有一種牽挂,一種莫名的嚮往,更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擁有的企盼。

  有了綠茶的伴隨,時常拿出文化單位獎勵的泥金泡茶壺,沏一壺泛綠的茶水,望着牆壁上斑駁的牆面,熟悉的牆壁倏忽間有了各種圖案,修竹、春蘭、雄鷹、雲朵,簡直是一幅多彩的畫卷。這鮮活的畫面是品茗入靜后的幻覺?是泥金茶壺散發的靈光?抑或綠色的茶水深沉餘味在舌尖縈迴激發的靈感?難怪佛家那樣鍾愛茶了。

  每到春風乍暖,河柳吐翠的時節,一場春雨過後,漫山塞野的翠綠在村姑的說笑聲中,指間忙碌。不多工夫一籃籃嫩芽採摘回來,殺青、揉捻、烘乾、挑撿、包裝,一盒盒綠色的精品,頃刻奔向四面八方。

  初識綠茶,友人相聚,年關節禮,總要把茶列為煙酒糖之首。有了茶,脫了俗氣,多了品位。近幾年,隨着交際面的擴大,全國各地的文朋藝友總會在春夏季節品味到我捎去的一份祝福,一片綠的清爽……

  有了茶的伴隨,疲勞過後,煩悶之時,一杯清茶下肚,頓覺神清氣爽,倦意盡消。挑燈苦讀,有茶相伴,影不孤,精神倍增。夜深人靜,在宣紙上揮毫,在茶壺裡激情。心馳神往,思緒奔騰。詩行飛向遠方。

  從此,茶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我沒有嗜茶成癮,只要偷得半會兒閑,總是拿只水杯不住嘴的喝。這是習慣成自然。煙是絕不沾唇的。我瞧不起捲煙廠明明巴望自己的捲煙暢銷市場卻寧要在煙盒子上印着“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糊弄誰呀!

  醉酒後,也往往拿茶解酒。可酒和茶似乎起着某些反應。把一盅酒倒入茶杯里,綠綠的茶葉立馬成了黑湯。幾杯酒下肚,早不知天高地厚,哪管得了恁多。茶類隱,酒類俠,一靜一動。茶與酒融在一起,漸漸步入一種新的境界……

  前幾年科學家研究成果表明,華人智商高與中國幾千年的飲茶習慣有關。這就扯到茶文化了。作為飲者,我沒看到那壺清茶中蘊含了多少文化在裡面,也沒見喝出些聰明才智來。我只知道,有茶的日子,從此,我不再孤獨。原載《陝西工人報》201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