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少兒時期的學習遠沒有現在孩子這般辛苦,啥子“興趣班”啊,啥子課外補習的,都不知是個啥玩意兒。我們課餘擁有的只是嘻嘻哈哈、追追打打。但就是這追追打打才會“節外生枝”,引出令人尷尬不安的場面。“拯救”小雞就算其中的一出。
那時候的“四小”(現為實驗小學)沒有現如今的高樓大廈,只有兩棟一層樓的教室,兩棟兩層樓的,其一上層是老師辦公室和單身老師宿舍,下層是教室;另一棟原為天主教堂,后改為帶家的老師宿舍。剩下的地方就是操場和菜地了。面積挺大的,足夠我們“瘋”的。
我們的教室是一棟一層土木結構的房屋,一排共六個教室,都是高年級的。教室前面為一片操場,操場另一頭即 原天主教堂——現為老師宿舍,那兒住着四、五戶老師,其中就有我們的語文、數學老師。
一天,下課後,我們幾個又在操場上“瘋”。你追我,我抓你,正“瘋”得起勁,一個同學突然叫了聲:“停!”大伙兒都納悶地停下來,愣愣地看着他,不知咋回事?那小夥伴指了指前方:“喏”,“咦,一隻小雞,誰踩到的?”大伙兒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懵了。“糟糕,是余老師家的雞。”不知是誰囔了一句。這一來,大伙兒更不安了:完了,完了,踩了一隻雞,是我們語文老師家的,而且她是我們的班主任。踩了班主任的雞,那還了得?一時間,那場面靜極了。咋辦?這時,我想起好像聽誰說過一招:用腳盆(木盆)蓋住被踩的小雞,待會兒那雞就會復活,只是不知是不是真的?管他呢,死馬當成活馬醫,試試看吧。我打破沉靜,向大伙兒支了這招。大家一聽,連忙七手八腳地去尋腳盆。呃,那邊樹下還就靠着一隻老師洗衣服用的腳盆。於是,一個小夥伴提起那隻小雞,其餘人跟在後面,朝樹下的腳盆走去。但不知是緊張過度,還是天氣太乾燥,當我們把小雞放在地上,從樹下拿來腳盆準備給小雞蓋上時,腳盆底脫了。本就被踩的小雞又被腳盆底壓了。此時的我們更是廟台上長草——慌(荒)了神了。小雞還沒搗鼓好,又弄壞了還不知是哪位老師的盆,這下可徹底完了。大家急忙又七手八腳地又去搗鼓那腳盆。“嘀鈴鈴......”上課的預備鈴響了,大傢伙更是六神無主了,大伙兒再次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還愣啥?跑唄。”大傢伙不約而同地扔下手上的東西,朝教室跑去……
那一天的課啊,可想而知是怎麼上完的……
後來,與余老師聊及此事,余老師說,其實,她很清楚這回事,小雞與腳盆都是余老師家的,她也知道是我們幾個“惹得禍”,但沒吭一聲地將此事淡化了。我說,當時我們都有一種負罪感,一直都不好意思說。但她老人家卻說:不就一隻小雞嗎?腳盆修一修照樣能用。犯得上那麼複雜嗎?你們還都是孩子……
啊,余老師,我們的慈母般的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