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眾多的娛樂活動——諸如打麻將,鬥地主,打電子遊戲,上網,KTV,慢搖等等,都不及嘮嗑兒來得生動而實在。嘮嗑是造物主饋贈給農人的獨特待
遇,是晚飯後的清茶,是入睡的前奏,是生活的格調。
嘮嗑兒,坦然,隨意,無拘無束的姿態,給人一種快適的感覺。嘮嗑不同於
六國會談,不需要搞莊嚴肅穆的政界效應。也不是日軍侵襲珍珠港前搞的軍事戰
略謀划,不是搞航空科研,不是搞文學及美學學術的探討……,嘮嗑只是嘮嗑,
嘮家常事,嘮村裡事,嘮國家事,嘮世界大事兒。在我兒時的農村,連電視機都
沒有,全村子人吃完晚飯,如果不嘮嗑兒,還能去幹什麼呢?
當街兒,是院子大門口以外的地方。有的人家門外寬敞一些,門口放兩塊大
平石頭,或者放兩個大樹墩子,有一些“當街兒”的感覺。而有的人家打開院門
就是街道了,也叫“當街兒”。當街兒,這就是人們嘮嗑兒的地方。
夏日天長,忙完了農活,吃完晚飯,日頭還很高,左左右右的鄰居都積聚在
當街兒。門口的兩塊大平石,被太陽炙烤了一天,到了傍晚,蓄積了餘熱,但卻
不灼屁股,年歲大的人怕着涼坐在上面,比電褥子都舒服。而木頭墩子上自然也
擠滿了男女老少,有的自己帶來板凳,圍坐在一起,地上嘰嘰喳喳地跑着像小鳥
一樣的孩子。
用艾蒿攏起一把火,人們開始嘮嗑。
“二嫂子,我看你們家的地該除草了啊”。通常嘮嗑兒,都是由某個人引起
,很隨意的,沒有緣由的就說出來了。
是啊,正準備明天上山去呢。回答得很簡潔。
哎呀,明天是不是有雨啊,這兩天天挺悶熱啊。
沒準兒吧,有雨沒雨沒人聽廣播嗎?
我聽了,預報晴轉多雲,沒事兒。有人插言。
哎呀,咱們這下場透雨都不行嗎?
大隊這兩天不是籌劃求雨呢嗎?
求雨是我們當地的習俗,天氣一乾旱,就領一幫人,抬着龍王的牌位,走到
北三家那邊的村子,具體幹什麼我也不清楚,反正是敲鑼打鼓的。經過各村家的
大門口,大家就拎一桶水在門口等着,等着人群來了,就向人群跟龍王那個牌位
潑水。
聽說南方都鬧洪災,要是給我們點不就好了嘛!
誰說不是呢?哎,對了,張三家不是都搬到南方了嗎,不知道他們在那邊什
么樣。
是啊,聽說發大財了,家裡都買了電視了。
呀,看人家,真行啊!嘖嘖!(女人插言,都愛帶嘖嘖的語氣詞)
趕明兒我買就買個小日本製作的電視,那才叫牛呢!
那算啥啊,聽說電視里的日本妞才最漂亮呢!嘿嘿!
別臭不要臉啊,回家讓你跪搓衣板好啊!(其老婆發怒)。
哈哈哈哈……(引來一群笑聲)。
大家接着嘮嗑,談經濟。如改革開放“下海”之利弊——“嫁閨女,寧嫁工
人,不嫁生意人。”,“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
葉蛋的”。談政治,如美蘇雙方為使對抗不至失去控制而恢復了對話,朝鮮北
南雙方的對話和接觸取得了一定成果,朝鮮半島的局勢有所緩和。
從農事,嘮到國際形勢,直到把老娘們懷裡的孩子嘮睡著了,老太太屁股底
下的大石頭沒有了溫度,地上跑的“小鳥兒”們眼皮打了架,這時候會有人說,
不早了,回家睡覺吧。躺在床上,回顧嘮嗑的前後,如同觀賞了一場片段式的組
合電影,一天的疲憊就在這時候全部消解了,夢中有鼾。
那時候,嘮嗑沒有任何體力腦力跟金錢的投資,卻獲得精神的寬鬆與愉悅。
嘮嗑只是農人的事情,城裡人無緣嘮嗑。一家一家住在高樓大廈的盒子里,關起
門來各過各的日子。我在瀋陽生活的十年中,聽過的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兩個
朋友住一個樓棟二十來年,竟然從未碰面過,也從未相識。只是我們之間的偶爾
一次酒聚,兩人一嘮嗑,才知道彼此竟是鄰居。當然,酒聚的嘮嗑卻再沒有當年
農村的那種嘮嗑場面與況味,嘮的內容也不同。在農村,同一個村子,誰家幾隻
狗,幾隻貓,沒有誰不知道誰家的事情,即使不是一個村子,上下營子也都了如
指掌。當然,這些都是嘮嗑時候得來的。
如今,農村生活提高了,家家有了電視,電腦,汽車,摩托車等,大家聚集
在當街兒嘮嗑的場面也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自然是電腦,電視這些所謂的
“科技”產品,人們把這些當作勞作后的消遣娛樂。
然而這些科技產品,除了帶給大家更多的近視眼,更多的頸椎病患者,還能帶來什麼呢?太多的人是為了休閑而找休閑(其實已經不閑),打電子遊戲,上網,KTV,慢搖,毀了我們太多的幸福兒恬適的生活。
多麼想那當街兒的平板石頭,有點半腐爛的並且長了“木耳”的木頭墩子,幾位慈祥的老人齊坐在一起,沖我擺擺手說,來,坐一會兒,嘮嘮磕兒!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5a08ff0100jh7o。html)-嘮磕兒_柳月木淳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