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愛情散文>兒時心愿

兒時心愿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同學朋友在一起閑聊,常常不覺中便聊起自己兒時的一些心愿,有人說,兒時的心愿是吃上皇糧,拿上硬本本;也有人說當個大官,做上包車,還有朋友說,能夠發財,吃上飽飯,也有朋友說,兒時最大的心愿是離開這個貧瘠的小山村,走向五彩繽紛的大城市。

  其實,在這樣一個偏僻而落後的小山村裡,有種種美麗的想法是太自然不過了,因為,我的家鄉地處魯南蘇北交界,是蘇北一個比較偏僻的小村,舉世矚目的京杭大運河,從我家鄉的小村東流過,用現在城裡人欣賞的眼光來看,我的家鄉是一個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風水寶地,也是許多城裡人心目中休閑散心,心靈棲息的地方,即便是今天的我,每次回到家鄉,也常常為這裡的美景流連忘返,走在運河堰上,晚風拂柳,如蘇堤漫步,俯瞰玉帶般環繞的大運河上,船來船往,偶而有一聲悠揚的汽笛,打亂你的沉思,夕陽西下,捕魚晚歸的漁民,哼着小調,搖帆而歸------

  但是,在我的兒時,家鄉給我的感覺不是這個樣子,由於這裡比較偏僻,交通不便,離城市也較遠,,於是,生活在這個小山村的我,卻有許多今天聽起來有些可笑的心愿------第一個心愿,就是家裡何時能有一台收音機;那個年代,天天岳飛傳,楊家將,那個火,,村裡有戶人家,有一台大方匣子一樣的收音機,每天晚飯後,便放在他家的石磨上,那聽書的人,比現在上班的要準時多了,主人家那個自豪呀,後來,還是大姐花30多元,給買了一台半導體的收音機,這就是我家的第一台家用電器。

  第二個心愿就是通電,由於姥姥家在棗莊城裡,父親也在賈汪煤礦上班,母親便在假期時常常帶上我來看姥姥,有時也去父親的礦上,見了電燈才知道,還有比罩子燈更亮的東西,在小朋友的群里,我算是比較有見識的人,每當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時,我就想呀,村裡的隊長,咋不出面給村裡扯上電呀,但是,也許是隊長確實沒見過電燈,或者根本沒有這個意識,後來還是一位在部隊復原回來的軍人當了隊長,才給村裡架上了電,一般人無法想象,我那時喜悅的心情。

  隨着年齡的的增長,我又有了第三個心愿,一台電視機。那時,我們7個村莊,2000多人,僅有一台14英寸黑白電視,知道怎麼來的嗎?據說是在興修徐洪河水利,上邊獎的,在一番爭執下,最後,讓我們鄰村的隊長爭去了,那一到晚上,周圍7個村的人,便雲集在打麥場上,乖乖,那個人山人海,據說,負責放映的小夥子,個子矮,家也窮,因為負責這台電視機的放映,還娶了一位漂亮的媳婦;而我家的第一台電視機,更是來之不易,母親去北京探望大舅,那時的北京已經有了不少的現代化氣息,當時大舅來我家時,帶來的四喇叭的錄音機和一台黑白海鷗相機,全村人都傻了,晚上全村人都在運河堰上乘涼,把大家說完的話一錄一放,把村裡人全震了,當時,大舅家要把14英寸的彩電,換成18的,還是在北京當兵的二姐夫用1000元錢加上親情吧,母親一個人從北京到徐州,再倒車到我們的鄉鎮,然後步行10幾里地,終於把這台牡丹牌的彩電從北京運回,那種艱辛可想而知,但是,也給我們家掙足了面子,這可是我們村的第一台彩電呀。

  說來,家鄉離我現在生活的城市並不遠,開車也就50分鐘,無論颳風下雨,每當我開着車,帶着妻兒,沿着寬闊潔凈的水泥路,把車停在老家門前時,不覺中又想起我的又一個心愿---有一條雨雪天都能走的路。那時,上初中便要到十幾里之外的鄉里中學,一到雨天,到處泥濘,首先我要把幾十斤重的自行車扛到5-6里之外的公路上,那可是父親的一輛飛鴿牌大架自行車,可憐我瘦弱的身軀除了面對鞋上沉重的黃泥,還要再背上十幾斤煎餅,那可是我一周的口糧,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抗着自行車在風雨泥濘中走着歇着,是何等艱辛,那時我就想,能有一條水泥路該多好呀,這樣,我也就不用發愁了,而今,村村通公路四通八達,每當我走在家鄉寬闊的馬路上,心中有說不出的感慨。

  三十年的風雨歲月,我已遠離家鄉,但是,那一杯淡淡的鄉愁還有兒時的心愿,常常在我的心頭縈繞,如今,村裡蓋起了一棟棟漂亮的樓房,兒時的小夥伴們,有的也開上了私家車,家裡的各種電器一樣不比城裡人少,回首兒時的心愿,如今都成笑談,只有那濃濃的鄉情,依然象村頭小河邊的纜繩,一頭系著船一樣漂泊的我,一頭系著家鄉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