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徵文(一):孩子,其實你才是我的老師
楊帆
推薦單位:第八小學
作者單位:油田公司生產運行處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我的兒子六歲了。在過去的六年裡,我們陪着孩子一天天成長,有成功,有喜悅,有煩惱,也有失敗和艱辛。兒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幸福快樂,也使我變得更加成熟。要說教育兒子有什麼經驗談不上,其實,孩子才是我真正的老師,是他在教會我"成長".
拿到這個題目,我覺得與其稱之為"我的育兒故事",不如改為"我的育己故事",更為形象、貼切。因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從未覺得我比其他家人多會了什麼和多做了什麼。相反,我從大家身上看到了同樣的愛,只是表達方式不同,各有千秋。
我是容易急躁的人,遇到不順意的時候,直來直去是常用的"法寶".現實告訴我:應該於事有補,而不是讓事情更糟。結婚前,尚無過多感想;結婚後,特別是有了孩子,時時處處感想頗多。
作為一位懵懂的父親,在剛剛迎接兒子的到來時,我不知所措。還記得兒子襁褓之時,我抱他,他會沖我笑,圓圓的眼睛,粉紅的嘴唇,那天真的樣子在我腦海里清晰得不得了,可要不了多久,他就不要我抱了,努力的"掙扎",奮力地"反抗",最後一招——哭,他一哭,我的臉色也隨之而變,心裡最直接的情緒就是反感與憤怒,接下來就是將兒子"丟"給媽媽,我倆不歡而散。其實,哪裡是我倆不歡而散呢?!壓根兒就是我自己無知狹隘罷了。回到媽媽懷抱里的兒子,雖然臉上掛着淚,心裡不知道多開心才是!
一直以來,我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是孩子的錯,我是父親,是和他有着最親血緣的人,可是他卻不讓我抱、不願和我親昵,那是孩子的不懂事。兒子的不親近,加劇了我對孩子的疏遠,其實,我哪裡知道,真正錯的人是我。孩子雖小,但一定感受的到我的變化,我生氣、發脾氣的時候和樣子,如果他還記得,一定是他最討厭的!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日,充當了他人生中第一部反面教材。那時的我,可以肯定地說,我——不懂愛、不會愛。
歡樂的時光也好,生氣的時候也罷,時間不會停下腳步讓我們慢慢回味、改進,我們都在一起成長。按理說我早應長成,可是沒有;可我不能、更不該影響孩子的成長!我知道我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在影響着我的孩子,所以我必須改變。
子曰:三十而立。而我卻不及我的孩子。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哭鬧,在面對不順心或是不被理解的時候,哭鬧是他唯一的表達方式;孩子更不會動輒動怒,對他而言"怒"為何物?可我會,當兒子的做法與我相悖時,我會動怒;當他不愛吃蔬菜、水果時,我會動怒;當他對我的言語不在乎時,我表現的還是發怒……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我深感慚愧,因為自己的不成熟,不理智,造成兒子現在的某些性格特點,比如有時愛哭、愛發脾氣,其實就是當年的我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謝天謝地,因為妻子是老師的緣故,我在孩子還沒上學時就接觸到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雖沒有全部套用,但是一些好的經驗和方法,開始在我的小家裡實施。從此我開始默默以孩子為師,換位思考,學會了平等地說話、平和地交流,當他無理、發脾氣時,我也學會了慢慢等待,工作之餘,我都會努力抽出時間陪在兒子身邊,騎車、打球、滑滑梯……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發生了變化,而變化最大的那個卻是我,以前那些讓我易怒的理由,在現在看來,真是覺得可笑之極,因為,"強壓"的效果遠遠不如"好好說話"來得有效。每每感到有所收穫之時,我都會想一遍孩子也是我的老師,這種感覺一點點加強,直到現在,堅定不移!不是他教授了我什麼,而是他幫助我改變了我的處世態度。
回想這幾年和兒子的"相處之道",真是歷歷在目。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我就主動擔任了送他上學、接他放學的任務,因為在路上,我們能夠有更多的相處時間。每天,我和兒子都是最早出發的那一對,我們一起走過步行街來到幼兒園,其中的楊鳴山畫館、民族長廊、鐘樓、滑滑梯……都成了我們建立"友誼"的橋樑,認字、熟悉新疆的少數民族、認識鐘錶、快樂健身、認識地圖,這一切的一切,讓兒子對我從陌生到熟悉,從懼怕到信任,我們樂在其中,似乎每一個事物、每一個小點,都是他快樂的源泉,有時我們玩得忘乎所以,甚至會耽誤上幼兒園的時間;放學了,我們也會最後一對走出幼兒園的大門,操場上、鞦韆上總是充滿了兒子的笑聲,就連小區里的健身器材上,也常常能看到我們倆的身影。有人曾對我說過:"男人應該以事業為重,孩子和家庭交給老婆就行了。"可在我的內心裡,我覺得,付出這一切,是值得的,雖然工作平平凡凡,但我卻收穫了家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我從兒子的身上學會了不管面對怎樣的不如意,都能去快樂地生活的這種態度。和兒子的關係變得融洽了,和妻子的關係也開始有了轉變。我發現,家庭教育中身教的作用遠遠大於言教,作為父親,除了愛護孩子,尤其要懂得並踐行愛自己的妻子,以前我們總是為孩子的一點小事發生爭吵,而現在,家裡到處都充滿着和諧的味道,其實這種和諧的環境和氣氛也正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以前那些讓我們頭疼的、容易發生爭執的育兒問題,也隨着我們的改變,慢慢化解開來,是的,正如兒子常常告訴我們的:"辦法總比問題多!"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我們慢慢想、慢慢走、慢慢等,一切總會越來越好的。正像"牽着蝸牛散步",也許時間是久了些,但是收穫的卻是一路風景。
在兒子即將幼兒園畢業走進小學校園時,我給兒子寫了一封信:親愛的兒子,幾個月後,你將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學校,爸爸的心情不只是興奮。你從牙牙學語的嬰兒長成如今善良懂事的少年,期間的歡樂和哭泣都歷歷在目。看到你一天天成長、看到你一天天進步,都是我們大家最大的幸福。你的誠實善良令人印象深刻,我想這是你最初形成的信念和世界觀,對此我們再次為你驕傲。借用雨果的話:"思想就是力量,謙虛比驕傲有力量得多。"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了。記得你常常對我說,長大了想當消防員,相當發明家消滅死亡……這足以說明你是一位有理想的少年;你還去過一些地方旅遊,到哪都受到大家的喜愛,你的陽光、你的樂觀,都是讓大家念念不忘的,這更加說明了你是個懂事、優秀的孩子;有時你也會和身邊的人出現摩擦,這往往需要當時雙方的反省和學習,進而化干戈為玉帛……其實,這封信與其說是送給兒子上小學的禮物,不如說是送給自己的"禮物",因為信中的內容除了是對兒子的鼓勵,也是對兒子的感謝,因為他的這些品質也正一點一滴地影響着我。
兒子現在已經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除了在為人處世上引導他平和、平等地處理,也有意識地培養他自立,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每天自己收拾書包,自己完成作業、自己檢查作業,早上聽鬧鐘自己起床,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讓孩子嘗試着去做,很多時候,兒子還拿着我們對他的"要求"反過來"考核"我們,所以,時時刻刻處處無不顯示着:我們要向孩子學習。
女兒明年也該上幼兒園了,兩個孩子的教育似乎看起來更加地複雜,因為這更進一步要求我們要越做越好,爸爸、媽媽是榜樣,哥哥更是榜樣。
賞識教育專家周弘說過:態度一變,方法無限。經過這六年我體會到:教育子女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 需要我們盡心儘力的付出。順其自然,率性發展,培養他優秀的品質,健康的心理,理解她、感受他,讓他擁有快樂人生,是我們培養兒子的心得。伴隨著兒子的成長,我們以子為師,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快樂。
教子徵文(二):讓兒子愛上閱讀
朱莉
推薦單位:克拉瑪依市第六小學
作者單位:克拉瑪依區委宣傳部
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書是羅盤,能導引理想的航船;書是小船,開往知識的海洋;書是火花,能點燃心中之火 .引導孩子讀書,使孩子能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是每個父母所期盼的,也是每位父母的責任。孩子一旦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擦出智慧的火花。很多偉人在艱苦的童年都曾因為讀了幾本來之不易的書,哺育了他們的成長,改變他們一生,造就了他們的事業。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着。也就是說,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着的追求。
其實我自己就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但我深知讀書的重要,看書可以幫助孩子積累詞彙量,可以刺激他的想象力,還能發展他的語言溝通能力。從小我就很重視對兒子識字的培養,認為早識字、早閱讀,才能更好地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很幸運,在小朋友媽媽的推薦下我遇到了一本幫助寶寶識字的好書——《四五快讀幼兒快速識字閱讀法》。這非常及時地解決了我想讓兒子有意識而又專註的認字,卻又一直苦於沒有找到合適的教材的難處。而這套教材正是一套適時適齡的教材,一共七冊,編著非常合理,每一課都有字,詞語,句子幾個模塊,而且非常具有趣味性。在詞和句子這兩個模塊中,它都配有相應的圖畫,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每一課後面,都會提供每個新字相對應的教法,讓我這個笨媽媽也可以變着法"哄"着寶寶識字,妙極了!每次外出,碰到廣告牌、包裝紙、還有他比較感興趣的東西,都是我們學習漢字的教材,還有每次給他講故事的時候我都用手指着下面的字。在他4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竟然把《嘟嘟熊畫報》里的一篇《會走路的房子》小故事一字不差的讀了下來,我又驚訝有驚喜,這小傢伙居然識字了,我真是欣喜萬分。
孩子良好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除了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引導外,也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甚至需要採取些非常手段"逼"他愛上閱讀,要他明白,凡事應該依靠自己,在自己動手中才能真正獲得知識,增長本領,得到樂趣。有人說過,一個人的家裡,有沒有書櫃、書架有多大,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位,同樣道理,你家裡的床頭,書本是否隨手可取,也可以看出你的孩子能夠受到多少書香的浸染,試想,整個家裡連一本適合孩子讀的書都找不到,孩子怎會喜歡上讀書呢?為了有意識地讓兒子多接觸書,茶几上、床頭邊、書桌上、餐桌、甚至廁所旁都被我"處心積慮"的放着幾本書,讓孩子隨手拈來就是書。每天睡覺之前,我都會給兒子念兒歌、講故事。有時一個星期、一個月都是《貝貝熊》那又有何妨呢?經常一起去書城,但並不一定要買,讓他感受那裡的讀書氛圍,看到書城中在看書的孩子,有意識的說媽媽太喜歡這個愛看書的哥哥(姐姐),給他一個心理暗示,媽媽喜歡愛看書的孩子,兒子選一本書,我們席地而坐,"媽媽講,講~ 講~ "
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對文字着迷,我留意孩子平時的興趣愛好,有段時間,孩子熱衷於網絡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我就到買來《植物大戰殭屍》全套書籍,"隨意"的把一本放在醒目的地方,結果正如我所料,兒子被裡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吵着再給買,書買的多並不全拿出來,而是藏起來,只拿出一兩本給他講,直到他指着書後的預告問我,媽媽下次我們買這本吧,再拿出另一本,當時的驚訝、興奮和如饑似渴正的狀態正是我的"陰謀"得逞。
後來,現在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讀書不能停留在圖畫書,為了讓他愛上文字書,由圖畫書籍逐步向文字佔多的書籍過渡。我就開始給他買一些《小王子》、《三國演義》等名著,剛開始的時候我會讀給他聽,等他聽入迷了,我就不給他講了,借口自己工作很忙,要想知道結果就自己看吧,這樣他就對讀書有一種渴望,我的目的達到了。現在兒子正在看書時,我若是喊他吃飯或催他睡覺,都會把他煩死,他獨自看書經常看着看着就笑出聲來,有時忍不住問他笑什麼,他好像沒聽見一樣,從不理我,繼續讀,時有笑聲。
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家長不能把孩子從電視邊喝開,自己反而坐在電視機旁。雖然,孩子可能迫於家長的威嚴不敢反抗,心裡是不服氣的,即使在一旁看書可能也是不專心的。幸好,我和老公都愛看書。即使家長不愛看書,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也要做出努力,哪怕是陪孩子看看報紙也未嘗不可,愛閱讀的家庭一定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古人云:"書非借不能讀也。"我鼓勵孩子帶書到班裡搞了一個小型圖書館,兒子把剛買來的《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我的第一本大中華尋寶漫畫書》帶到班上和別的小朋友換書看,這一招還不錯,他的書在班裡人氣極高,兒子興趣更濃,不但培養了他與同學之間的友情而且還掀起了班裡的讀書熱潮,得到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讀一本好書,是可以和它同呼吸的,那一刻內心很輕盈,很快樂。書不會說話,但是書可以把世界打開給你。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擁抱閱讀,閱讀好書,讓閱讀成為悅讀。作為家長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相信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將讓孩子受益終生。
教子徵文(三):教育女兒的幾點拙見
推薦單位:克拉瑪依市第五小學
作者單位:克拉瑪依石化公司
如何教育孩子?是所有父母都要面對的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父母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我希望女兒長大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經濟和精神兩方面獨立的職業女性。感謝上天賜給我女兒,讓我體會到作為母親的百般滋味;同時我又敬畏女兒的存在,因為她是不同於我的另一個生命,我既要照顧她,教會她生活自理;又要時刻提醒自己,她是獨立的,不是我的私有財產,等她長大成人後,就會離我而去。
綜合以上觀點,我有以下幾點拙見與大家分享。
一、尊重孩子
有時候,決定父母行為的不是語言,而是潛意識。在我們的文化里,孩子沒有自主權。要尊重孩子,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
1.不要體罰孩子
我曾經在朋友中做過一個調查,詢問有誰不打孩子。結果讓我很吃驚,除了我,所有的人不僅打孩子,而且極力贊成。那些體罰孩子的父母依據是:孩子是錯的,父母是對的;孩子被打了也沒力氣還手。他們理直氣壯地說:我打她是為了她好。我特別不能認同。孩子是弱勢群體,本身就需要呵護,她全身心依賴着的父母,卻用暴力對待她,在她幼小心靈造成的創傷,會對她一生產生怎樣的心理陰影?
最近在重慶發生了一幕悲劇。11月25日,一個10歲女孩在電梯里殘忍毆打一個1歲半的男嬰,還把他摔下了25樓。男嬰頭部胸部多處骨折、肺部出血、嚴重昏迷,傷勢非常危急。8天後終於蘇醒,目前仍在重症監護室觀察,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為什麼這個女孩會做出如此舉動?原來,她的父母經常在家裡打罵女兒。受到責打的女孩,內心充滿了屈辱和憤怒,她不敢打父母,又恨自己沒有力量反抗,只有轉而攻擊比她弱小的對象,比如更小的孩子。體罰孩子,讓孩子內心不斷積累負面情緒,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2.不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
有些家長習慣於為孩子安排一切,認為自己的選擇很正確。家長在替孩子做決定時,披着"為孩子好"的高尚外衣,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就顯得理所應當。在我看來,讓女兒自己決定可以培養她的責任感。
女兒4歲的時候,我曾送她去學舞蹈。女兒只上了四節課,就哭着不願再去了。老師也不想再收她,說她上課從來不跳舞,就是站着。我問女兒為什麼不跳,女兒說,老師拿了一根小棍子,誰不跳,就打腿,可疼了。她不喜歡這個老師。雖然在內心深處,我很想讓女兒繼續學,可是老師不合適,我也很為難。最後,我沒有強迫孩子,而是遵從她的意願,中斷了舞蹈學習。這件事我吸取的教訓是,要找到一個投緣的老師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初次接觸新科目。女兒8歲時,說她想學跳舞了,又找了新的老師,重新開始。現在學得很愉快。
二、對孩子付出愛
絕大多數家長都愛孩子,只是愛的方式不同。我認為,父母愛孩子關鍵有兩點。
1.為孩子付出時間和精力
中年父母正處於人生中最繁忙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工作之外,免不了有些人際交往和應酬。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必要時就要做出取捨。在女兒上大學之前,她永遠是第一位的。我每天下班后回家做飯,陪女兒練琴,聽她說說一天學校里發生的事情,輔導功課。周末,我要送她上興趣班。等孩子放假,還要為她制定假期計劃,或者安排外出旅行。有時候我要幫她出主意,想辦法,為她添置文具,購買圖書。這些點滴小事,填滿了與女兒相處的每一天。我有責任,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陪伴她,幫助她,給她灌輸健康的理念,糾正錯誤,讓她像棵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
2.對孩子表達愛
隨着孩子漸漸長大,生活方面的照顧越來越少,但精神方面的關注要伴隨她一生。我經常表達對孩子的愛。愛是一種精神營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條件的愛。無條件,意味着無論孩子是聰明還是愚鈍,漂亮還是醜陋,出類拔萃還是資質平庸,都要給予她關注、鼓勵和讚美。
記得女兒上幼兒園時,每天一接回家,就會焦急地對我說:媽媽,抱抱我!我總是馬上趕過來,把她緊緊抱在懷裡。她也緊緊地抱着我,貼着我的胸口,閉上眼睛,很舒服的樣子。過了幾分鐘,她會慢慢地放鬆下來,掙脫我的懷抱,高興地對我說:媽媽,我要玩去了。就是現在,我也經常用一個擁抱來鼓勵她。
三、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如何實現,有些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事,與自身無關。其實,父母潛移默化的力量非常強大。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應該率先做出榜樣。
我很喜歡讀書、寫作和學英語。我習慣每月從圖書館借3本書,一年讀書量40~60本。除了讀書,我還喜歡寫作,比如散文、隨筆、書評和讀後感,經常有文章在報紙上發表。我為女兒寫了好幾篇散文,並發表了《女兒學說話》、《女兒成長記》和《女兒入園》。女兒為我深感自豪,也受我的影響,從小就愛看書。為了讓女兒養成好習慣,從懷孕之後到現在,我不看電視,還限制上網時間。
總結8年多的育兒經歷,我認為,要做一個稱職的母親,除了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手,在孩子的安全範圍之內,讓她去嘗試新事物,學習新技能。無論她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站在她那一邊,支持她,鼓勵她。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短暫,就讓我們好好珍惜這美好的18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