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活動方案(一)
一、活動背景
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先進事迹,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營造弘揚師德、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動員激勵全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而努力奮鬥。
二、活動目的
以楷模為榜樣,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教育事業,發揚以言傳道、以行垂範的師道風範,大力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和師德水平,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創新探索,為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三、活動內容
1、開展向“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范妹鎖老師學習活動。
形式:資料學習
成果:學習感悟一篇
2、根據要求開展其他楷模學習活動。
四、活動組織
為使得本項活動有序開展、有效推進,特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杜勇林
副組長:李會平
組員:胡玉韓永芳李錦利
學習活動方案(二)
為了引導全體公司員工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領導員工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着力把學習型單位建設向縱深推進,結合公司實際,決定在全公司開展讀書活動,現將全員讀書學習活動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學習型單位,爭當學習型領導為目標,緊緊圍繞建設的需求,致力增強領導員工自主學習能力,鼓勵領導員工多讀書、真讀書、讀好書,將學習成果運用於工作的始終,促進職能履行到位,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
二、基本要求
1、精讀業務書籍。堅持聯繫實際,重在效果。緊密結合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和自身工作的性質、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其他相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本領。
2、研讀經典書籍。認真閱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用科學發展觀、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發展。
3、選讀興趣書籍。選讀適合自己的文學、藝術、歷史、政治、經濟、哲學、社會等各方面富有教益的書籍,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完善自我,提高素養。
三、活動形式和步驟
以培養領導員工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為突破,遵循“能力導向、按需選讀、學有所獲、獎勵優秀”的原則,鼓勵員工多讀書、真讀書、讀好書。
1、準備階段:各部門要配送讀書,明確必讀書目,制定出詳細的集中讀書計劃。每位領導、員工要結合個人和工作需要,制訂個人讀書計劃,選定自己的閱讀書籍。
2、讀書及交流階段:各部門按照讀書計劃搞好集體學習和自主學習,做好學習記錄,在公司內部營造全員讀書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在學好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基礎上,在讀書學習中,創新學習形式,增強讀書效果。
(1)、利用網絡平台。各部門充分利用系統信息網,將個人讀書計劃、讀書進程、讀書感悟和心得體會發布到信息網教育培訓欄目,動態記錄讀書進程及讀書收穫。
(2)、舉辦讀書交流會。全體員工在多讀書、讀好書的原則下,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本書在深讀精讀上下功夫,並在此基礎上撰寫心得體會。結合工作例會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全體職工都要踴躍發言,將自己對某一本書或其精華部分、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方面內容的理解、認識介紹給大家,暢談體會。引領全體幹部職工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營造人人熱愛讀書、善於讀書的氛圍。
3、認真總結階段:讀書活動結束后,認真探索和總結在讀書活動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整理優秀讀書心得和經驗材料。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部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務求實效。把開展全員讀書活動擺在重要位Z,堅持常抓不懈。同時,各部門負責人要率先垂範,帶頭讀書學習,真正成為廣大領導員工讀書的楷模。
2、完善制度,規範運作。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用制度規範和促進讀書學習活動。全員讀書活動要堅持經常,做到時間安排上的連貫性、讀書要求的一致性和學習內容的系統性,使讀書學習逐漸工作的第一需求和潛在追求,使讀書學習成為公司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
學習活動方案(三)
所謂美術教育的自主學習,就是教師有計劃地讓學生自覺掌握自身的發展過程,通過積極主動設計、自主嘗試、自主感悟、自主總結、自主反饋、自主完善等實踐活動,實現高效的自我發展。這是一種教學雙方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導下。高度的協調統一的新組合。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師如何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創新者、知識的建構者呢?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無疑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
一、理論認識
小學美術“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教學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積极參与得教學的全過程,並促進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使他們學習由外向動機向內向動機轉化,並啟發創造性,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實效的目的。
實踐證明,小學美術“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教學必須處理好“主導與主體”、“外在與內在”、“深層與淺層”、“動與能動”等關係,找出它們之間最佳的結合點才能完成。“自主學習”作為一種人格品質的特點,學生一旦獲得,將受用無窮,“合作交流”作為一種能力、方法的表現,為學生適應今後深層次學習和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踐操作
1、情境導入主體參與
在小學美術教學的起始環節中,美術教師設計適當的情境並導入,以調動小學生學習美術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為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搭橋鋪路。這是學生感知教材的前奏階段,其中教師所起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在次基礎上,美術教師將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學習美術的目標,並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鼓勵他們動口、動手、動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第二學段(3—4年級)“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的“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等要求,可以通過看看圖片,畫畫物品,做做各種工具樣式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願望。其主要特點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參與了學習過程,意識到自我學習的能力和樂趣,就會產生自信心,使學習出現良性循環,收到實效。可見,教師的主導是前提,學生的主體參與是關鍵,沒有“主導”的“主體參與”往往流於形式,沒有“主體參與”的“主導”常常是一席“空話”。我們應認真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使之相益得彰。
2、分類指導合作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學生的獨立性和合作性得到充分發揮,且也學到許多有效的學習作畫的方法,進而培養和發揮學生作畫能力和創造能力。其中小組合作形式和方法等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外因,樂學、互學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內因。前者是通過後者起作用的;後者是主要方面。我們應該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溝通,加深了理解,拓寬了思路,激發了創造。
如:在第二學段(3、4年級)的“設計應用”的學習領域中的“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組合原理”等教學中,布置學生進行拼帖、堆積、組合等手法進行簡單的造型活動。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分組把事先準備的各種花朵、花蕾等,一瓣一瓣地拆掉,且混合在一起互相交換,然後再要求學生找相似的外型(顏色),把它們重新組合起來(還原成原來形狀)。這樣,小學生感受到優美的形狀都是在對稱與均衡的關係中呈現出來的。
讓學生分組合作,交換不同類的花瓣(外因),只有在學生感受樂趣併產生按外型特點重新組合花瓣的意願(內因)時,才起作用的。因此,這種的合作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否則,緊流於形式。
3、全體交流,體驗成功
在學生合作探究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交流學習結果,教師指導學生把學習美術的成功經驗加以歸納、總結,理清學習思路,讓學生把頭腦中原有的內在邏輯結構的思路與新思路、新認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新知識與舊知識相融合,進入一種平衡狀態即淺層性。學生也會體驗到這淺層性成功的喜悅。
當學在新一輪學習中又有新的認識時,即出現認知的平衡狀態,而原先那種平衡狀態呈淺層性又經第二次探究即呈深層性。由“平衡---不平衡---平衡”,學生學習美術獲得的知識與能力得以“螺旋式”上升,同時體驗到越來越大的、新的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新知的慾望。如:在第三學段(5、6年級)的“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中的“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技法,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參觀、欣賞校園和社區的景觀設計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這時,教師可以讀一篇優美的說明建築實體的說明文《故宮博物院》、《蘇州園林》等,學生邊聽邊想,腦中勾畫出一座建築物外型體會其美感並鼓勵他們說出來。經過教師啟發、引導,師生討論后,原先粗略的外型想像圖覺太簡單(呈淺層次性)。這時,學生腦中又勾勒出新的圖像來(一般是比前次進步多了,屬深層次性的)經過這樣反覆多次學習,學生把握想像建築物外形結構的多樣如果能引導他們把自己不同的感受說出來,促進學生理解能力提高,不無裨益。
4、激勵評價,啟發創造
此部分是學生的學習美術的成果給予鼓勵,認真、積極地肯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觸類旁通,遷移以散知識的技能,以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引發創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主體性向更高目標發展。
教師以激勵的方式促使學生始終處於主體激活狀態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一定的學習成果,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呈現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幫助學生形成創新能力。擺脫以往被到學習的狀況。
如:在第三學段(5、6年級)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中的“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的教學中,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溝通。組織學生鑒賞民間美術作品時,先讓學生明確同類作品在不同時代,展示出不同面,與人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生活水平和審美觀念有密切的關係。
由於上述內容比較複雜,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感受,只要不是“背道而馳”的,都應給予肯定。然後,引導學生回顧自己所有村莊、社區布局等,從美術設計的角度加以評述,由於聯繫到學生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們就能主動參與活動。有的批評自己所在村莊、社區布局的不合理性;有的還主動為自己所在的村莊、社區提出各種建議;有的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並製作模型等。這些都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有利發揮“雙主”作用
1、學生“自主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積極搜集、分析信息資料、自行探究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這種以學生積極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為主線的課堂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主動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科學的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現他們,獨立掌握他們。”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導學”,在於“教人以漁”。
2、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即合作交流),討論法就是為各種水平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大膽發言,積極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