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的人生規劃(一)
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人才間知識、能力較量的不斷升級,職業生涯的規劃,人生奮鬥目標的確立對我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必須全面的認識自己,要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發展潛力,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個適合自己特點的,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也才能確立一個可以實現的職業生涯規劃。
步驟一:職業生涯診斷
正確的職業理想要建立在社會理解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對自己、對社會的正確認識之上,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之上,並始終植根於社會需要的土壤之中,將自己的知識、能力、素質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否則,就很難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一)自我分析
個人因素:我從小數學就好,一直就很喜歡數學,在小時候就喜歡存錢,管理財務,得知有會計專業后,使我有了當會計的願望。初中畢業后,我報了職校中心的會計電算化專業,現在學習很充實,也很踏實。
(二)環境分析:
1、本地區條件:在省內外的企事業單位中,會計這個行業是必不可少的,江蘇省是長江下游地區的一個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省份,江蘇有獨特的經濟發展優勢,而會計這個行業正是供不應求,無疑為職高生髮揮優勢提供了有利條件。
2、社會條件: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貫徹落實;人才,勞動力市場的逐步完善;先培訓,后就業制度的落實;勞動預備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用人單位"重視能力,重視用人效益"觀念的增強,職業學校畢業生將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歡迎(三)關鍵成就因素分析
1、人脈:做會計的大姑父,做會計的姐姐;許多成績優異的同學,經常與他們溝通,交流,並在他們面前表現自我2、金脈:靠工作后的薪水,父親、姐姐和朋友的支持,做有價證券的投資,我平時喜歡儲蓄3、知脈:取得多種技能證書,(如:珠算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會計電算化證);參加企業管理證、出納能力培訓;考大專文憑、做好業餘時間的安排(四)關鍵問題分析
目前雖然我如願以償地擔任了班幹部和語文課代表,而且由於自己的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中排列第一,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肯定,但成績和工作畢竟是兩碼事,兩者需要的才能不能相提並論,需要我在今後根據自己的計劃不斷加以培養步驟二:確定職業目標
每個人的一生都將經歷幾個階段,我現在就讀的是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會計專業是一個基礎性行業,所需要的人才較多是一些具有中等學歷的人。為此我將我的職業生涯人為三個階段。下面是我製作了的份分階段圖長遠目標長遠目標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
現實基礎高中目標工作5年目標創業目標
步驟三:規劃發展階段
簡單的說,我的職業生涯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1、高中階段:
(1)本階段主要是學習專業基本理論和技能、具備寬厚的人文素質和良好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普通話交際溝通能力,使自己成為符合職業的要求,適應社會經濟事業發展需要,勝任大中小型企事業單位的出納員和財務會計人員。
(2)通過暑期實踐、積累一定
的實踐知識。
(3)在本階段中我還將完成會計專業的專科學歷的進修。
2、畢業后工作的5年:本階段主要是積累經驗資本,掌握一些實際的管理經驗、工作方式。其次是抓緊空餘時間進修、充實自己。
畢業生的人生規劃(二)
從營銷學的角度看,大學生要找到工作,必須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用人單位需求何在?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它不是教育機構,旨在讓你進去繼續進修然後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機構,因為悲憐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聖的社會職責。它是什麼呢?是勞動機構,是雇傭你進去"幹活"的,因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勞動從而以工資作為交換的形式。
遺憾的是,不少大學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廂情願地把用人單位當作是配合自己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目標的工具,喜歡就進去獃著,不喜歡就一走了之。
我曾作為評委出席某省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聽到有位大學生選手高談闊論,一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樣子,便問了他一個問題:當你的雄偉藍圖不能在單位里順利實現時你怎麼辦?他的回答很乾脆:改造他們!我又追問了一句:如果他們不採納呢?答:離開他們,繼續尋找適合我的單位!
其實,與這位大學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還真不少。根據國家勞動部的"第一次就業調查"報告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學生把第一份工作當成職業的跳板,而16%的人"沒有太多考慮"就選擇了第一份工作,結果是大學生就業后一年內流失率高達50%,兩年內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應該說,大學生開始重視個人職業規劃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為畢竟懂得要對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負責了。但同時我們也留意到一種新的苗頭的滋長,那就是太過於關注個人發展而忽視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以用人單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來作為選擇用人單位和繼續服務用人單位的標準。這種以個人為中心、追求自我價值最大化的"職業規劃",不是社會發展所倡導的真正的職業規劃!真正的職業規劃,應是將個人職業目標和用人單位需求相結合的規劃,是在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前提下實現個人職業目標的規劃!
那麼,大學生在做職業規劃時應如何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呢?
首先,大學生要清楚用人單位的員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應聘選擇前,大學生要認真分析一下:用人單位為什麼要招聘員工,希望通過招聘這些員工達到什麼目的,有哪些具體的招聘條件,用人單位的這些信息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戰略是否吻合。千萬不要抱着"隨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換"的心態,那樣受傷的是用人單位,浪費寶貴光陰的是你自己。
其次,大學生要了解用人單位的階段發展需求。
用人單位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有不同的重點需求,大學生要做的是思考並找出滿足這些重點需求的方法,並努力身體力行。如果你能為滿足這些重點需求而作出相應成果的話,你就有機會得到用人單位的賞識和重用。同時,在不同發展階段,用人單位對員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創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員工多干少說,在迅速發展期需要員工邊干邊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員工思考了再干。
最後,大學生要研究用人單位的戰略發展需求。
如果你希望在本單位有更好的發展,那就需要對用人單位的戰略發展需求進行研究,對用人單位的未來業務重點和崗位要求作出預測,並據此制定自己的中長期規劃。
總之,大學生要認識到用人單位絕非成就自我的工具,而是提供有價值勞動的重要平台,要踏踏實實地在滿足用人單位發展需求的前提下考慮如何實現自己的職業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