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如果一種態度、方式、習慣,冠之以風格的話,那就像個性一樣讓人明確了。教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就是指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組合和運用,體現着教師個人一貫的穩定的教學心理品質。不同的風格,給聽課者不同的感受,也給學生不同的收穫。風格無高下之分,無優劣之別,但由於個人的愛好不同,可能會對不同的風格有不同的喜好傾向。
就個人的教學風格而言,不能以簡單的幾個詞就概括起來了。同樣類型的風格卻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名優特教師的課會被一些人模仿,但無論如何,他們也上不到那種程度和水平,最多是另一種味道的優秀。由此,我覺得:格式可模,方法可模,唯思想不可模;樣子可模,神態可模,唯情感不可模。
學校里舉行了越派語文的課堂展示。將一種課堂稱為“派”實不簡單,而要上出“派”來更是不易,“越派”大概是從越劇中獲得了靈感,把它概括為“清、親、和、美”的特點,不過,我沒從今天上午的三堂課中感受到這樣的特點,倒是從課堂教學風格上對號入座地將它們分了類。第一堂陸燕芬老師的《母雞》可以稱為自然型。她將文章按常規上來,先是字詞,再是提出主題,然後着重分析作者對母雞的感情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變化,一步步娓娓道來,簡樸而真實。第二堂劉發建老師的《將相和》可以稱為理智型。他多角度地呈現了對文本的深刻解讀,分析條理清楚,深入淺出,將課講得細密嚴謹,精闢入理,讓學生感受到了那種看不到的思想式智慧。我覺得他是將他研究的語文立體教學融入到了這堂課中,大概這也是他比較滿意的代表性課之一。第三堂鮑國潮老師的《三顧茅廬》可稱作幽默型。這也還是與他的個性有關。他本身喜愛開玩笑,生性樂觀,有喜怒,但對煩惱能即刻便忘,自我調節很有一套。加上他自己的古文功底紮實,課外信息豐富,因此,在課堂上他總能旁徵博引、伸縮自如,不僅妙語連珠,讓場上氣氛非常輕鬆,而且機智詼諧,將各個知識點有機地滲透到了教學中,真正做到了絲絲入扣,嚴密合縫,智慧與巧舌並重,知識與調侃齊發,讓人回味雋永。
當然,毫無疑問地,每個老師的風格既是他們的優點,同時又是他們的缺點,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有其利,必有其弊,教者只能擇其適者而從之。像我自己,感覺一番,大概當歸於情感型的,因相比之下,其它各類相距與情感之距還是較遠,自己覺得有時能將情融入文中、教學中,我應該能慢慢地向這種類型靠攏吧,飽滿的情緒和較高的朗讀表現能力都是自己的長處,希望能把對文化的熱愛和追求融於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之中,在與學生的理解溝通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共同營造出一種渴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烈氣氛。至於隨着年歲的增長,是否還能有澎湃的激情來演繹課堂,或者能更深沉、更豐富地展現課堂,則要自己去摸索了。或許更多的還是一種深沉的情感課堂吧。
課堂教學風格實際上體現了教師對教學的藝術性、創造性、實效性的綜合運用能力。對於它們的不同表現的評價另當別論,至於同樣的課作出完全相反的兩種評價,我想,這不是課堂的藝術和風格所能決定的,而應當是評價的藝術和風格了。
(時2007/11/15)
課堂教學風格隨談(教師手記之701) 標籤:手記作文 隨談作文 長征勝利70周年作文 風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