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
信
黃心怡
北門小學五(1)班
(指導老師:潘小平 )
誠信是人類社會共有的一項根本性道德原則和行為準則,是我國自古以來一直尊奉的道德原則,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應該尊崇的一條重要原則。
一個社會、學校、家庭能否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誠信素質和誠信意識。而構建和諧社會最主要的一點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和寬容,這種信任和寬容,主要依賴於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具有誠實信用的態度,與人為善的情感,也就是誠信美德。
誠信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由於受當前個別急功近利、只重結果不看過程的錯誤觀念的影響,“誠信”意識在人們頭腦中漸漸淡漠了,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日漸抬頭,一些人曾經錯誤地認為當今社會講競爭,可以不擇手段。這些錯誤和片面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我們小學生幼小的心靈。記得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來,商人急忙喊:“我是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可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於是商人被淹死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加強誠信教育,人人都必須從我做起,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我們小學生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是國家的未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若干年後將走向社會,我們的信用意識如何,將直接關係到我們民族的生存狀態。我們小學生應該立志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經常自覺學習有關誠信內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學校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等活動,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為了讓社會更加和諧,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張“誠信”的名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