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門前那條河
鹽城市龍岡小學五(2)班
黃 震
一條小河打外婆家前流過。浮萍與水花生張揚地鋪滿整個河面,各類垃圾花朵似的躺在當中。一到夏季,臭氣熏天,蠅蟲飛舞,走在河邊的人們,總是不禁捂住鼻子或憋住氣。
每當外婆站在小河邊“欣賞”着滿河的“美景”,總會“唉”地長嘆一聲。有一次,我抑制不住好奇心,問外婆嘆什麼氣。於是,在外婆的講述中,我“見”到了小河曾經的美貌:
那時候,河邊是排排粗壯的柳樹,總喜歡把長發垂到水中,水面就成了最明亮的鏡子。微風吹過,河面漾起了波紋,小河就像綠綢在風中輕輕飄動。那河水,比雞蛋清還要透明,比糖水還要甘甜。鴨子、魚兒在水裡穿梭、嬉戲。碼頭上,汲水煮飯、洗菜的人絡繹不絕……
在媽媽的回憶里,我聽到了小河的喧鬧:
小河是媽媽小時候的天然遊樂場。她們經常用淘米籮捉小魚、小蝦,看着小傢伙在米籮里跳,心裡樂開了花。有時想嘗嘗鮮,就踩着滑溜溜的泥灘,拾田螺和河蚌,運氣好還會逮着只王八……天氣一熱,孩子、大人都在河水裡泡着,河面上水花四濺,笑聲不斷。
只是,我眼裡的小河,魚不游,船難行,絲毫沒有往日的美麗與生氣?難道社會的不斷發展,定是以環境的惡劣為代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