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艷陽高照的正午,我騎着馬到郊外去玩,翻越了幾座山,我來到了一戶人家的小院子里。
我用韁繩把馬拴在樹邊,走進院子里。這戶人家的房子是一間矮小的茅屋,四面環山,門前有一條小溪圍繞他們的院子。溪邊有許多青草,嫩嫩的,綠綠的。有一位老漢在喂小雞,他見到我之後,放下了手中的活,叫我坐在門前,然後摘了遺傳枇杷,又進了茅屋拿了兩個小杯子和一罐“女兒紅”,放在我面前。斟好酒後,他對我說:“年輕人啊,看你這身打扮,就是去打仗的。辛苦了。”說完,他向我敬了一杯。
“是啊!”我感嘆道,“這段時間要去抗金,所以像這裡那麼安靜的地方是很少見的。”
“我家的祖先就一直生活在這裡,外面的事,我們一律不知。”
“不知道總比知道好,現在外面世道那麼亂,在這裡,是幸福不過的啦!”我說。
老漢又喝了一杯酒,然後大喊:“老伴兒啊,你過來一起喝吧!”老漢有點醉了。
這時,一位年老的婦女走進了我的視線,她剛剛采完菜回來。
她坐了下來,老漢對她說:“老伴兒,今天吃什麼呀?”
“噢,今天吃野菜和豆子。”老婦人的聲音有點沙啞。
“嗯,我們要節儉點兒啦。”老漢點了點頭說。
“明天大兒和二兒去溪邊捉魚,捉到的話,我們明天就吃魚。”
“好吧,我和這位年輕人聊聊,你去做菜吧!”
他們說的話是吳音,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我來江南有一段時間了,所以能聽得懂。
跟老漢聊了一會兒,老漢對着正在編織雞籠的兒子說:“二兒子呀,你大哥和三弟呢?”
“大哥在東邊鋤豆,三弟呢,正在溪頭玩,要不要叫他們回來呢?”二兒子在向老漢徵求意見。
“不用了。”老漢回答道,“鋤豆要緊,三弟就由他去玩吧,留點枇杷給他們就行了。”
我向東邊看去,由於沒有什麼障礙物擋着,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大兒子正在鋤豆的情景。向溪頭望去,發現三兒子躺在地上,剝着蓮子來吃呢!這是多麼和諧的景象啊!
傍晚,太陽落山了。西邊的朝霞紅得似火,十分美麗。臨走時,我對老漢說:“你們家真溫馨啊,我就以清平樂的曲子唱一首歌給你們聽。”說完,我滿有自信地唱了起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好詩!”老漢說,“這時我家剛才的情景,但是無賴是什麼意思呢?”
“無賴?”我回答道,“就是天真、可愛的意思。”
說完,老漢全家人都笑了。
騎馬回家時,我心裡想到:“現在是戰亂時期,農村竟然有那麼寧靜、幸福的場面。我永遠銘記這一天,也希望這樣的情景能永留世間……”
村居 標籤:村居作文 改寫《村居》作文 清平樂村居作文 改寫《清平樂村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