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對某校4-6年級的學生做了一個調查,總結了7個現象:
1、學生隨着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於女生。
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遊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閱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黃色網站。
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於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
4、大多數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能做到有節制與適度;但有少數的學生痴迷於網絡之中,難以自拔,幾乎是天天想上網。
5、對於上網的感覺,是開心、舒暢、刺激。
6、上網的經濟來源,大多數是來自於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也有向同學借的,還有些不願說明來源。
7、父母對於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度的不多,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看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利必有弊,關鍵是在於對學生上網的正確引導。未來的世界是網絡世界,小學生作為21世紀的主人,掌握相關的網絡知識十分必要。然而,網絡又是個繁雜的“社會”,做家長的不應該一味的“圍堵”,圍堵往往使學生更加好奇,離開了家長的引導反而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我認為對待學生上網——“疏導”勝於“圍堵”。
一分為二看待學生上網 標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作文 一分鐘作文 最後一分鐘作文 寶貴的一分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