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靜美,原是萬物之凋零的凄,是紅塵中深深思念的濃,是那一抹長空里留下的嘆,是月下風光的楚楚。古往今來,詩人偏愛寫秋,寫秋的瑟景,畫者偏愛畫秋,畫秋的神韻,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是來自於心靈深處那樣一份淡薄的感觸,或許是思念的歸途,或許是凡塵的唏噓。
凋零不是一種結束,而是一場繁華的開啟,歸於塵土,方能新生,正如這世上走過紅塵千萬的凡夫俗子,終究是走着輪迴的路,走過不同角色的人生,看煙火迷離的人間,道路逶迤,因為有目標,所以不斷前行,攀岩的盡頭不能說是絕對的成功,但是每個人所導演的色彩斑斕的劇本,意義都有不同。
有人說:“每個人的人生猶如一葉扁舟,承載有限,載不動的卻是物慾和虛榮。”我們掌舵着自己的方向,卻掌控不了未知的結束,我們懷着期待和美好走過一個又一個春秋,我們為天地的錦繡所動容,卻不能為內心一點淡薄所追求。
有人說,“因為懂得,所以魯迅才會選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因為懂得,所以文天祥才會寫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為懂得,所以自古英雄美女才會決定“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輕握一份懂得,守住一份珍惜,有時候是一種奢侈,有時候就像四季的更替,悠悠漫步卻又匆匆消離。也許,我們只需學會懂得,學會把握,可是往往,我們有太多的看不開,太多的放不下,以至於讓我們脆弱的身軀超負荷,而傷痕纍纍。
張愛玲曾說過:“在這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堅強的,堅強的在淚流時還懷着倔強,堅強的在失敗時學會了孤單,堅強的在失去時保持方寸,我們總以為自己可以一個人扛起一片天,卻不知早已是殘缺不全。
縱橫天涯海角,凡事或許都應明了,有時候,哪怕是一瞬的喘息,也要讓自己歸於寧靜,高山之巍峨,但我們不只是滄海一栗,白楊之偉岸,我們不只是靠椅的殘花,不妄自菲薄,不驕傲自滿,只需擁有那一抹恬靜。
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是一場有限的漂泊,時光的驛站,沒有人可以停留,邂逅的人,都也成為了回憶的過客,往事隨風,靜默深處,是落日的腳印一步一步走出的餘暉。
把一縷斜陽紅艷,攬入懷中,感悟閑情的美,飲一壺香醇的酒,灌入腸中,回味流年的感動,青春的懵懂劃過指尖的疼痛,靈魂深處,是對未來一份期許。
是的,我們總是一個人奔波,一個人停停走走,每一天陽光折入窗前,就是一切新生的開始,而有時候,我們卻不自知,這是上帝賦予我們最美的施捨。
平和,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執着,當流轉的光陰漫步於我們的腦海,卻不知千山之外,一樹霜花掩盡了滄桑,寒風陌上,一曲芬芳滿地,燈火闌珊,是眾人不懈的相思,卻已是前塵過往,飛花若水流長。
雲起雲落,坦然的面對所有的額得與失,喜與悲,“不問花開幾許,只問淺笑安然,用一眸恬淡詮釋人生,用一份理解妥貼寬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盞清茶淡茗,一壺夕陽濁酒,春去秋來,任憑多少擱淺的記憶用來回首,只需記得,我們來過,走過,歡笑過,或許足夠。
人生,是一行心靈的寬恕,是一場思想的積澱,我們每一天都在經歷着,展望着,儘管我們還是選擇慵懶的度過每一天,但內心的彷徨與不可知,讓我們寒而生畏。
秋瑟瀟瀟,揣着波瀾不驚的心境,看消失的目光在陌上花開時綻放,包含着深情與勇氣,淡淡的,靜靜地,念着,想着,遙望着。
只是,我們終究是這茫茫人海里,微不足道的那一個,過自己簡單的生活,規劃着令人神往的藍圖。這樣的憧憬,這樣的修行,足矣。
只是,我多想戴着斗篷,泛着輕舟於湖心,蕩漾的水波如同心緒,一陣陣的,流入遠方。不論何處,只論這樣的閑逸。
五年級:青玉瓷【林芷昕】(裝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