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村的民間醫生楊希明爺爺是當地一帶治療肝炎病的土專家,不少人都叫他“李時珍”。以前,我不明白大家為什麼這樣叫他,很是納悶兒。通過歷史課的學習,我才知道,李時珍是明朝著名的藥物學家,可為什麼李爺爺和他牽連到一起呢?我又有些不明白了,於是就央求爸爸帶我去拜訪他。
一天下午,天氣晴朗,爸爸帶着我來到了尤家埠子村的楊爺爺家。一跨進大門,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滿院子的各種野花:陽台上擺着花,大盆小盆里栽着花,旮旮旯旯種着花,園田中開着花。滿眼的花,使我驚喜地脫口叫道:“嘿,這裡簡直是花的世界嘍!”誰知,我的話音剛落,爸爸就笑着接上了茬兒:“小英子,這是花,但更是藥草啊!”
“怎麼,這花兒是草藥?”我驚奇地睜大了眼睛,這紅的、黃的、紫的、藍的……明明是五顏六色的花嘛,怎麼成了藥草呢?爸爸大概猜透了我的心思,就給我介紹說:“這些看起來是花,但實際上又是藥草的植物,都是你楊爺爺從沂蒙山中采來移栽在這裡的,是專做藥物研究用的,有的已經栽在這裡十多年了。直到把它的特點、功能都研究清楚了,楊爺爺才會換上一種新的。”
我們一邊看着說著,一邊往裡面走去。真可惜,楊爺爺沒在家,他的老伴楊奶奶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她告訴我說:“你們來的真不巧,老頭子前些日子又帶着徒弟進山採藥去了。這個老頭子啊,都那麼大歲數了,還非要把沂蒙山的中草藥全搞清不可。一到春秋兩季,就帶上徒弟進山採藥,誰也勸不住他!”在爸爸同楊奶奶閑聊的時候,我仔細地打量起楊爺爺書房裡的擺設來。四周安放着五個一人多高的大書櫥,裡邊全是書,有大本的,也有小本的,有精裝,也有線裝的。聽爸爸介紹說,楊爺爺的書特別多,光價格超過十元的,就有兩百本以上。據說,連昂貴的《黃帝內經》也有,值一萬多元哩。正面擺放着一個寬大的寫字檯,上面擺設着筆硯紙張和書。我想,楊爺爺的那本《沂蒙山中草藥大典》一定就在這兒寫成的吧?聽人們說,這本書有50個分冊,草稿摞在一起,幾乎有我這麼高,那是他花費了幾十年的心血寫成的,彙集了沂蒙山區的上千種中草藥呢。我走到書櫥邊,找到了那本《沂蒙山中草藥大典》,翻開一看,有文字介紹,也有插圖,真是文圖並茂。撫摸着這本書,我對楊爺爺油然生出一股敬意,這是一位多麼勤奮執着的老人啊!這部大典中該凝結着他的多少心血啊!聽了爸爸的介紹后,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畫面:楊爺爺在採藥中,頭頂着烈日,突然暈倒在山坡;他親口嘗着不知名字的野草,中毒口吐白沫,渾身起滿了疙瘩……
我還在想得出神的時候,楊爺爺回來了。只見他精神健朗,腰桿挺直,紅光滿面,簡直不像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當他知道我們的來意后,高興地拉着我的手,說:“金英小朋友,非常歡迎你。我就聽說了,你是小記者,發表了不少文章…… ”說著,他又叫徒弟端出花生和糖果招待我。
我們邊吃邊談。楊爺爺滔滔不絕地介紹了他研究中草藥的過程,最後說:“沂蒙山區的草大多是葯,只要認真研究,就可以變草為寶,救命活人……”
參觀了楊爺爺的家,親耳聽了他的介紹,我終於明白了,他確實像李時珍。我真為結識了我們沂蒙山的“李時珍”——楊希明爺爺感到驕傲自豪!
【簡評】
這是篇出色的訪問記。
首先,小作者以時間為序,開頭,點明採訪的對象是楊爺爺,接着寫進大門后看到遍地植栽的中草藥,然後寫參觀書房,再寫與楊爺爺見面交談,最後以抒情議論結尾。
參觀訪問的經過,寫得有條不紊,清楚明白,而且有詳有略,有敘有議,中心突出。
其次,小作者寫人物的方法也很別緻,如寫院子里到處植栽中草藥,表現楊爺爺的愛好追求,用楊奶奶的介紹和“我”眼前浮現出的畫面,反映他的不畏艱辛勞苦;由書櫥中的《沂蒙山中草藥大辭典》想到的以前傳聞突出他的勤奮執著,寫楊爺爺的談話,展開他的內心世界,……有間接表現,也有直接描寫,手法靈活多變,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