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幾百年來走紅民間的三國英雄,單說武將,沒一個是曹操旗下的,全部出自劉備集團。如果某一商品要用三國武將做廣告,肯定要在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這“五虎上將”里選一位,而決不會考慮用張遼.樂進.于禁.張頜.徐晃,沒讀過《三國演義》的人,誰知道這五個人是誰。不過在曹操眼裡,自己的這五隻虎一點也不比“關張趙馬黃”差,讓他換他還不換呢!尤其是張遼。
瞧瞧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美髯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關雲長刮骨療毒,華佗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只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進前。“雁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張飛一將退敵。
再說趙子龍單騎救主,一人衝進曹軍十萬人馬中,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一場廝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有詩說: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征袍。看他們,個個英雄虎膽,看過後讓人蕩氣迴腸.
說起張遼,就離不開他的“八百破十萬”。有讀者詫異,八百破十萬?那不是岳飛乾的嗎?評書就這麼說的。岳飛是不是領八百人打敗了金兀朮的十萬人,我自從《三國志》里看到——張遼帶八百人破了孫權的十萬人。
大家知道,赤壁之戰後,曹操不是留張遼和樂進、李典鎮守合肥嗎?這一戰就是發生在合肥。但是曹操在西邊忙着打張魯,孫權瞅着是個空子,急忙率十萬大軍殺奔合肥。張遼則挑選了八百個不怕死的士兵組成敢死隊,趁天色尚早打開城門,片刻工夫,他“殺數十人,斬二將”。他邊殺邊大喊:“張遼在此,不怕死的過來!”直衝孫權近前,孫權大驚,手下兵將也慌了手腳,一窩蜂退到身後的土丘。吳軍眾人圍一圈把孫權保護在中間,當時張遼站在土丘下就像陽橋前的張飛,高聲沖孫權叫陣。
孫權呢,也如當年的曹操面對張飛,死活“不敢動”。張遼畢竟只有八百人,定下神來的吳軍潮水般從後面包圍上來,張遼腹背受敵,頓成“三明治”。
書上是這麼寫的:“遼左右摩圍,直前直擊。”大概應了“一人拚命萬人難敵”那句話。張遼殺出重圍,不過只帶出了幾十人,其他幾百人還陷在包圍圈裡。張遼又接連兩次殺進殺出包圍圈,當時孫權的部隊就軟了手腳,嚇得沒有敢靠前的了。
這一仗打的吳軍丟了魂,曹軍信心“爆棚”。在隨後的守城戰中,張遼雖無援軍,內徑兵士七千,但硬生生扛了十幾天,直到把孫權耗的沒脾氣,幾十萬大軍灰溜溜的撤走。
以寡敵眾不用說非常難打。《孫子兵法》給人出了那麼多主意,卻沒告訴人怎麼“以寡敵眾”,看來老將軍對這事撓腦。張遼這一仗甚至影響了魏吳之間的戰爭態勢,後來每次曹魏東路吃緊,曹操或曹丕都派張遼前去鎮守,曹家父子是看出來了,孫吳一聽張遼的名字就膽顫了。尤其是孫權,哪怕帶病守城,他都叮囑眾將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遍觀三國諸名將,像張遼這種僅憑一人智斗“八百破十萬”,且影響了今後戰局的漂亮仗,沒有第二個人打過。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也講了這場戰鬥,但沒用“八百破十萬”這樣的字眼,而且說張遼是帶了“兩千人”,還是讓李典帶一路人馬把甘寧,呂蒙引開,張遼打埋伏,《三國志》描述的那個神勇超凡的張遼蕩漾無存。但是我們做一種假設,倘若這一仗是關羽或趙雲打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