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趙本山演的電視劇《一鄉之長》的人,恐怕都會被片中綺麗秀美的景色所陶醉。那就是在遼寧新賓的赫圖阿拉城,現在人們俗稱為“老城”的地方拍攝的。
今年暑假,我親身領略了那裡美麗的風景……
老城村口,屹立着一座巨龍雕像。一座跨河大橋把人們引向蘇子河南岸。不遠處,還保留着一架簡樸的弔橋,是用鐵索和木板搭建起來的,已經有三十幾年歷史了。過去這裡沒有橋,村裡人就修建了這座弔橋,把村莊和外面精彩的世界連了起來。
走上弔橋,放眼望去,環饒老城的青山像蜿蜒起伏的兩條頭頂着頭,尾連着尾的巨龍。一代帝王努爾哈赤的墳墓就埋在這龍的懷抱里,因為這裡是努爾哈赤的家鄉。
“龍頭”相對的地方是莊嚴的皇寺廟。紅牆黃瓦,檐角高翹,構成了“雙龍戲珠”的美景。“龍尾”處,一段古城牆若隱若現,彷彿是一條灰色的絲帶。“龍爪”下,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紅磚瓦房,裊裊炊煙隨風瀰漫。弔橋下,清澈見底的蘇子河水自西向東流入撫順的大夥房水庫。河南岸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微風吹過,碧浪翻滾。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走過弔橋,沿着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向村裡走去,身邊不時地有農民伯伯趕着裝滿香瓜、嫩玉米的毛驢車去城裡賣。清脆的鞭子聲、誇張的吆喝聲里透着的全是豐收的“得意”。小路兩邊是長滿金黃色玉米的莊稼地。這裡的玉米叫“苞米”煮着吃又粘又甜,烤着吃又脆又香。
這裡大多數是滿族人,所以還保留着滿族的習俗。住的是平房,一間屋對面盤着兩鋪大炕。嬰兒睡在吊起的搖籃里。喝的是從深20多米的地下抽上來的水。渴了,舀一瓢,喝起來比冰鎮汽水還爽。年齡大的稱爸爸為“阿瑪”、稱媽媽為“額娘”。
這就是美麗的赫圖阿拉城,給了我許多遐想和回憶的地方。
南山外國語學校文華部五(3) 陳嘉天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