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我只是一個即將升初一的上海學生而已。在中國這樣的地方,可以說是“不算什麼”吧…
說正題。
這次要說的是語文。
第一個問題借用韓寒的話說就是“文章的好壞已不在於文章本身,而在於文章是誰寫的。”看到這句話,腦子裡想法很多。記得剛進小學的時候,我算不上老師的“寵兒”,其實一直覺得自己還不錯的我就是不受認可。慢慢地我發現,老師永遠只認可那些所謂“乖孩子”的文章,而不管自己多努力,也頂多是80幾分。於是有一次為了看看老師是否真的偏心,我大膽地抄了一篇少年日報上的文章拿給老師,讓她幫我修改。沒想到,居然也改出許多缺陷。找到這個規律之後,我一直很不服。現在進了中學,開始“有了一定的地位”后,似乎沒有哪一篇文章低於過80分,可是有些交上去的文章連我自己都覺得很有問題,卻只因為有個“好學生”的名號,被稱為佳作。
中國的語文內涵如此豐富,如此有特點,卻也因人而異。
有時一句小學生造的根本不通的句子換上朱自清的名字便是“別有一番意趣”,換上魯迅的名字便是“暗藏政治意義”,換上李清照的名字便是“美麗的抽象畫卷油然而生”了。
或許誇張了點,卻是事實。
好壞因人而異?!這是一種文字的悲哀。
第二個問題是在課堂上的——閱讀分析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現代的人真是有點咬文嚼字。有的人寫一篇文章只是為了說明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可是被編成教案后,就會出現“為什麼這樣寫呢?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等等亂七八糟的問題,說不定作者自己都沒有發現這篇文章如此“值得分析”,有些問題問多了,自然也明白就這麼幾種——什麼首尾呼應啊,總起總結啊,承上啟下啊這些,如果讓作者自己去聽一堂這樣的語文課,真不知道要有多麼驚訝。
說不定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只是寫了看見有一枝紅杏越出了牆外,表示春色滿園,可是後人又為什麼要說這是代表了…的意思呢?
其實這是對文章作者的不尊重。
別人寫的文章,又何必揣摩着弦外之音呢?!
最後再說一個問題,那就是好詞好句。我想只要是讀到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老師都曾讓你們摘抄過好詞好句吧。有些人,也會有自己的讀書筆記本。雖然不能說摘抄不好,當然沒有問題,但本人並不贊成,一是沒有什麼用,二是改變了閱讀的本身意義。在你們的語文老師給你們布置抄寫作業時,一般大概都會說上一句:“摘抄別人文章的精華,經過吸收和理解就會變成你自己的知識,以後也可以拿出來用。”但是我覺得別人寫出的段落就是別人寫的,要抄好句子那就說明還是沒有吸收。除了成語的積累之外,句子似乎沒有什麼用。如果一個人寫文章需要好詞好句本的話,那麼給我的感覺要不就是抄襲行為,要不就是這個人有寫作或智力障礙。
大家可以隨意翻閱哪一本世界名著,試問有多少是“符合摘抄要求”的好詞好句呢?
中國的語文,不是一本好詞好句就可以寫出好文章的。
“摘抄”這項作業,對我個人而言,好像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中國的語文本是靈活而有內涵的,卻被中國式教育框了起來。
P.S:只代表個人看法,並非綜合概念哦。
在中國的語文 標籤:我的語文學習作文 我的語文學習故事作文 難忘的語文課作文 有趣的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