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對呂布來說這也許就其相貌而論。然而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有人說他是一個見利忘義的人,那是因為他殺丁原。僅僅只為了一匹赤兔馬和一些金銀珠寶。也有人說他很有眼光,能棄丁原而投董卓。這也就應了“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句話。也許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但我認為他是一個目光短淺,不分輕重的人。不說別的,就單說呂布殺董卓這一事吧。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宦官。他趁獻帝年少,篡奪權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董卓無異於袁紹,曹操這些人。但論實力他又遠遠超過這些人。因為他擁有朝廷的軍隊,財產,在人力物力上都勝他人一籌。單從這方面看,他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但他是名符其實的漢賊,這自然使他被那些漢朝忠臣視為仇敵。他們時時想着怎樣除去董卓。司徙王允就是這其中的一人。他深知不能力敵,便巧設美人計。讓貂蟬夾在董卓和呂布中間,離間他們的關係。果不其然,他們中計了。呂布為了得到貂蟬而殺了董卓——他的上司,他的義父,他的未來。
也許呂布是被愛情充混了頭腦,他輕而易舉地殺了董卓。但他未曾想到其實他這一步走錯了——如果他不殺董卓,憑董卓雄厚的實力,再加上他那天下無敵的武功,還愁打天下不成。到那時董卓自然是皇帝,他至少也是個王侯,要什麼有什麼。就說要殺董卓,那時才是時候。
因為那時他殺董卓后自己就可以作皇帝。萬里中原皆屬自己,何樂而不為呢?然而這一切已為時已晚。
人常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呂布就因為那一步走錯而節節敗退。最後被曹操所殺,可憐他那蓋世英才,竟落得如此下場。
古往今來,多少人只因一步走錯而遺憾終身。多少人才因不能適當取捨而被埋沒,縱有滿復經倫,只能被歲月遺忘。特別是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有許多事困擾着我們,就等待着我們選擇。所以我們不能舍熊掌而取魚。
天平的兩端,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