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視頻的時候,看到了一則關於“破窗理論”的分享。
當聽到一半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這個理論應該就是很早之前自己聽過的”破窗效應“。
同樣的一個知識點,人家可以舉一反三地去講勵志故事,去做分享,而自己只是看過就忘,似乎並沒有把學過的知識更好地去理解,在生活中去應用去反思。
這個”破窗效應“講的是,如果一條街上,有一家的玻璃窗被砸了,可是沒有人做出反應去追究,去修復,那麼久而久之,就會有第二家第三家乃至整條街的玻璃被砸。乍一聽似乎有點兒荒謬,可你細想一下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如果玻璃被砸,卻沒有人去追究,肇事的人就會覺得這條街沒有人管理,居住的人也軟弱,於是就會激發他繼續犯的心理。
這一點就如同,有朋友第一次跟你借五十元錢的時候,他沒有還,你還沒有向他討,久而久之他會覺得你忘了或者是你很慷慨很不好意思向別人討債,他有可能就會向你第二次再借一百元,乃至第三次再借......
而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其實你只要改變一些小細節或者小習慣就可以了。就像那條街上玻璃被砸的第一家,他及時修復了下一玻璃,同時上報社區治安,甚至在裝一下監控器,就會很大的可能阻止了有人再砸玻璃的可能。
對於那個借錢的朋友,你在他第二次開口借的時候或者之前就向他討還,估計他就懂得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自己對於一些“破窗”的行為沒有太過在意,從而給自己平添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