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數千載光陰歲月之間,人們都以聰慧為榮,將糊塗遺忘於腦後,殊不知“難得糊塗”這個真理。
常聽家裡的老人說“傻人有傻福”,卻總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你說這人都傻了,那還有什麼福可享呢?不被嫌棄就已是萬幸了。後來隨着年齡增長,認識面廣了,接觸的人和事物都多了之後,才不禁感慨道此“傻人”非彼“傻人”,“傻人有傻福”這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了。
所以人們常常說“難得糊塗”是有依據的,這裡的糊塗可以指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發生時,不衝動激動,內心波瀾不驚。遇事衝動且口無遮攔的人都還不成熟,血氣方剛,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們把自己稱之為“耿直”,卻不知這是典型的沒情商,最後將人得罪了個遍,卻還認為自己十全十美,這便是最大的弊端,突然想起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書中寫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所以說人生實是“難得糊塗”呀。
這裡的糊塗還可以指遇到誇耀與讚美時的寵辱不驚,權當耳旁清風拂過細柳帶來的片刻歡愉的感受,而後將它忘卻便好,做個“糊塗人”。
曾一度迷戀余華的小說《活着》,內容不便贅述,只想說小說男主人公福貴,做少爺時荒淫無度,賭博成性,這時的他可真是個聰明人,可後來被人算計,輸光了家產,就連家裡的祖宅都抵押了出去,可能是因為愧疚,再加上現實讓他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地主家驕奢的小少爺,他變成了個忠厚,守本分的老實人,也許就是因為這份忠厚吧,文革時期,看到紅衛兵們押解着將自己祖宅騙走的龍二,富貴顫抖的目光以及龍二對他大喊的那句,“我這是在替你去死啊”,着實讓我覺得“忠厚可貴”,老實本分有時未免不是一種財富。
人生需要適度的糊塗,這份糊塗有時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人生同樣也需要忠厚,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過去的人常追求聰慧機智,我想我們新世紀的青年們應該追求一種糊塗且忠厚的精神,畢竟“難得糊塗,忠厚可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