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尊雕像般靜靜地注視周圍的一切,內心漸漸變得安寧。
風從他的旁側呼嘯而過,有些刺痛,又有些飄逸之感。他是個容易滿足的人,這樣的懲罰對他而言倒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在寂靜的籠罩中,世界忽然就變得可愛起來。他能夠清晰地聽見秋葉簌簌落地的聲音,還能分辨不同的鳥兒傳來的或遠或近的問候。走道上每隔三五分鐘都會過去幾個人,他們或詫異他傻傻的站立姿勢,或拋給他一個同情或者鄙夷的笑容,或完全忽視他的存在,徑直地走過去。
他假裝對這一切無動於衷,平靜的臉上沒有半點表情,感覺着自己正在扮演一棵樹:樹總是百年不變地保持着站立的姿勢,彷彿沒有任何感情,但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每一棵飽經滄桑的樹,都在無時不刻地用那微顫的枝條,沙沙的樹葉,以及日益粗糙的軀體向人們展示着它的成長與蛻變。
他注視着前方,那是一棵樹,一棵神秘而又樸實的樹,一棵於幽靜中散發著無窮魅力的樹。
他想着,在詩人的生活里一定少不了注視與思索。在深沉的注視里,思索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然而注視卻並不會在任意的一個場合里發生,就說這愈加匆忙的世界,人們或興高采烈地從事着五花八門的狂歡活動,或面若死灰地進行着忙忙碌碌的生活奔波,曾幾何時,歲月便逐漸地成為人們止不住的腳步。但是“注視”卻一定要在幽靜的環境和安寧的心境中才會來得真切。
注視成就了詩人,而詩人成就了生活。
在物質文明極端匱乏的時代,科技為人們帶來了生存的保障;而在精神文明極度稀缺的社會土壤里,為人們帶來幸福生活的卻只有詩人。
但在現代的人群中,太多的人過着沒有詩篇的生活。
所謂詩人,並不一定指那些在幾句低吟淺唱后收穫稿酬的人。詩人的使命,在於發現生活角落裡隱藏的美與和諧。在快樂的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
他靜靜注視着匆忙路過的人們,真心地希望他們能夠停一下腳步,看看遠處那蒼茫的天空里富於變化之美的色彩。他真心地希望他們梳理一下溢於言表的浮躁,觸摸那在蕭瑟秋風裡蘊含著的無限寧靜。
他靜靜地注視着,等待心靈與自然的再次交匯…
高二:冉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