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地就想到了在廬山吃桃李的日子。折一條花枝編成花冠,蹦跳在“日照香爐升紫煙”的廬山石階上。
盛夏金色的陽光傾瀉在這片綠色的森林,輕輕地灑在山上小旅館的院子里。這個小旅館建在公路旁的山坡上,我們停下車,走了好一段彎曲的上坡路才到了一個小庭院。正值花開的季節,院內草木茂盛,牆角的小花也開地嬌艷,青石板上斑駁的苔蘚,一直漫延到院子中央看起來有些笨重的小木桌上,窗棱間飄出陣陣幽香。走進小屋,老闆娘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稍作休息之後引我們進了正院,穿過一條游廊:又是一個花開滿園。隱約能看到低矮的石圍牆,牆角依偎着許多不知名的花草——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着。地上濕漉漉的,顯然剛下過雨,那些花兒經雨水沖刷越發新鮮了;茂盛的綠樹枝條交映,一條青石小路向院子深處延伸,別有曲徑通幽的雅緻。
我的廬山游就從這小院開始漫延……
盛夏廬山的早晨有些清涼,身着短裝不禁渾身打顫,空氣卻是格外的清新,不悶不燥,不慍不火,經常伴有一陣小雨,雨氣空?鞫?曰茫?慷?氳接嗲鎘晗壬?薔洹白呷膂???釗訟餚敕欠恰綳恕J凹抖?希?掌?郊踴凍??懇凰慷及樽徘辶溝南閭穡?硤逶郊憂崢歟?扛魷赴?己粑?啪夢サ那逅?0嗽碌穆?劍?揮幸凰吭鍶齲?揮幸凰砍撩啤W咴諫郊湫÷飛希?艄餷綰茫?┕?饕緞斃鋇賾吃詰厴希?繅朴岸??衩?喟欏
望了望廬山瀑布,也算是踏着李太白的足跡重遊了回歷史。置身於此景,也想要“揮毫萬字,一飲千鍾”了。難怪古時的文人騷客都願寄情于山水、歸隱田園之中呢,這樣的寧靜與安詳是在封建政治鬥爭中永遠都覓不到的。就在這幽靜的山谷中,江州司馬白樂天來了,抱幾堆山草,搭間茅屋,吟着幾句文雅之詞,道是:“五架三間新草堂,石階掛柱竹編牆”。獨居一室,或有“舉杯邀明月”的雅緻,或有“戴月荷鋤歸”的操勞。在這清新淡雅的花徑園裡 樂天釋懷了,不用再煞費苦心地上書進諫,在朝廷中明爭暗鬥了,他寧願在這“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花徑園裡頹靡。他知道,是廬山給了他寬廣的胸懷、心靈的慰藉。
後來,蔣介石、宋美齡來了,周總理來了,毛主席來了,但 各國列強也來了——毛主席召開廬山會議,周恩來同蔣介石進行國共抗日談判,各國建築師開山建造,爭奪着廬山的每一寸土地——還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廬山是否懂得曾經的那些恩仇,是否經歷了硝煙,是否在戰火中依然美麗優雅。但現在一切都過去了,硝煙已散,恩怨已了,廬山挺過來了,也愈加美麗了。我一直堅信:是廬山的美麗和靈秀洗滌了戰亂的污濁、感化了蒼天。
這鐘靈毓秀的廬山!
不知不覺,夕陽西下。登高遠眺:一望無際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金光萬道,紫霞升騰。湖面微皺,安靜地流淌。外出的白鶴紛紛歸巢,一派“沙鷗翔集”的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倏而琴聲四起,好一個“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回到我們的小院,圍坐在一起。吃飯賞月,暢談心情。月光遍灑,清澈皎潔,鋪成了一方銀白地毯。我的心情早已在這美景中歡暢,越發感覺不應浪費這時光,走出小院,來到街上。
路旁燈火通明,卻也照不到更遠的山谷中。挑水果的商販在路旁閑聊,我們便也加了進去。熱情純樸的廬山人,紛紛拿來自己筐中的水果,讓我們嘗嘗鮮。我只挑了一樣——桃李。玫紅色的果皮下藏着剔透的果肉,送到口裡,有些澀,有些酸——正如我如花的青春——吞到肚裡,卻是滿嘴的香甜。鄉親們告訴我,切忌貪嘴,傷身子,又為我盛好,讓我帶回去,帶回家鄉。我終究還是帶回來了,因為我深知那不僅是一斤兩斤的果肉和核,那是廬山人的純樸和熱情,是濃縮的廬山的滋潤和營養。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吃到桃李,再也沒有重遊廬山,一種相思時刻縈繞心頭。懷念着的,是那白樂天的情懷,那水靈靈的桃李,那純樸的廬山人,還有我深愛的——那鍾靈毓秀的廬山。
廬山戀 標籤:廬山作文 望廬山瀑布作文 廬山瀑布作文 廬山三疊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