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窗的認識是循序漸進的。小時候我住在鄉下外公家,土坯磚房,牆的正中開了一扇小窗,那時候少不更事,有窗與沒窗的好處不能理會,也無心理會。不管是否有窗,餓了有吃,困了有睡,醒了有玩,就算是幸福生活。
後來隨父母進城,終於知道窗子的好處了。城裡的窗子一般是對開兩扇,可以全部打開,最妙的是上面鑲着透明的玻璃,即使不開窗,也能從房裡看到房外的世界。很長一段時間,我經常坐在窗前,透過玻璃往外看。現在想來,我偷窺的嗜好,也許就在那時形成了。現在,窗子的種類更多了。錢鍾書說,窗子打通了人與自然的隔膜。錢老先生說的是有形的窗子,是實物的窗子。但是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經歷中,我越來越感覺到,窗子是無所不在的。它可以是有形的,同時也可以是無形的。
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講過他的一件經歷。朋友剛去省城時租住在一個老人的家裡,據說老人脾氣古怪,先前好幾任租住者就是受不了他的脾氣而搬走的。老人腿腳不便,因此朋友住二樓,老人住一樓。房子是個老式的樓房,樓板和樓梯都是木板做的,人在上面走動,稍不注意就發出很大的響聲。朋友搬進去后就在一樓樓梯處放了一雙拖鞋,每天回來朋友脫下皮鞋換上軟軟的拖鞋,這樣走在木板地面上,不至於發出太大的響聲。一個月過去了,在朋友看來,老人其實是很和藹很容易相處的。可是為什麼別人會說老人脾氣古怪呢?最後還是老人自己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前幾任租住者,上下樓時皮鞋高跟鞋把樓板蹬得“咚咚”響,這讓習慣靜處的老人非常煩惱,自然老人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脾氣。
朋友之所以處理好了跟老人的關係,其實是他打開了一扇窗子,一扇愛的窗子。因為愛,朋友換上了拖鞋;因為愛,老人認可了朋友。愛使他們融洽相處,並最終成為忘年之交。
生活中,有形的窗子我們知道經常打開,充分發揮它採光通風的好處。可是無形的窗子,我們常常忘記了打開,人與人之間慢慢產生了距離。如果說窗子打通的是人與自然的隔膜,那麼愛心打通的是人與人的隔膜。
愛,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鑲在心靈里的敞開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