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他們,年少青春;那一年的他們,熱情張狂;那一年的他們,陽光健康;那一年的他們,如一隻剛剛長好羽毛的雛鷹,即將飛翔。而,那一年的雛鷹,收到了蛇的誘惑,“禁果”的力量,讓他們的羽翼怦然折斷,帶着一條優美的弧線,墜入深深的懸崖……
因為毒品,年少青春消失了;因為毒品,陽光健康褪去了;因為毒品,那張狂的雛鷹不復存在了;因為毒品,他們失去了一切……然而,毒品帶給我們的傷害,卻遠遠不止這些。
馬克思曾這樣評論鴉片戰爭:代表陳腐世界的清帝國必然要在這場殊死的決鬥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義原則。而現代社會的代表大英帝國卻是為了發財。這是詩人的幻想也不敢創造出的離奇的悲劇題材。馬克思所說的這場悲劇,就這樣成了中國近代歷史的開幕。
十八世紀,英國政府鼓動英國商人向中國進行大規模的鴉片走私活動,牟取暴利,毒害中國民眾。雖然林則徐的虎門硝煙的壯舉令英國、美國暫時消停了一段時間,但是,為了維護英國鴉片商人以及英國政府的權益,英國政府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政府被迫向英國侵略者簽定了不合理的《南京條約》。因為毒品,中國人民失去香港島,同時失去了利益、甚至失去了尊嚴、失去了領土完整。
時隔十四年,野心勃勃的英國政府為了擴大利益,開拓中國市場,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政府不得不分別與美國、法國等國家簽定了《北京條約》,圓明園等名勝古迹從此走向了沒落。
法國文學家雨果曾對這場戰爭這樣評價: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圓明園……它彙集了一個民族的幾乎超人類的想象力所創造的全部成果……,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一個搶掠、一個放火……,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和英格蘭。
因為毒品,無數人想入絕境;因為毒品,無數家庭家破人亡;因為毒品,中國讓祖先蒙羞;因為毒品,中華民族失去了他們引以為豪的圓明園;因為毒品,中華民族失去民族尊嚴。
我們的風景,是需要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建設。青少年是中華民族的新生力量,我們是叱吒風雲,還是苟且偷生、得過且過;是睥睨天下,還是卑如螻蟻……
自己的風景自己去尋找;自己的風景,自己去建設;自己的風景,自己去發掘;自己的風景,自己去創造……
為了祖國母親更強大的未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初一:12437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