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的嚴冬時節,長城腳下的京張鐵路工地上迎來了幾位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是總工程師詹天佑的妻兒。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沿線工地,在工人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誰都知道,詹天佑的家鄉——珠江三角洲,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好地方,一年四季綠樹蔥蘢,鳥語花香。詹天佑為什麼要讓家人來這裡跟自己吃苦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20世紀初的中國貧窮落後,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巧取豪奪。當清政府提出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時,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想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以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他們爭來奪取沒有結果,最後提出一個條件:如果清政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無法動工,最後這塊“肥肉”還是會落入他們的口中。可是他們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詹天佑自幼赴美國學習,後來畢業與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1905年,他被清政府任命為總工程師,負責京張鐵路的設計和修築工作。消息傳出,中國人歡呼雀躍,外國人冷嘲熱諷。
一定要把鐵路修好!決不能讓帝國主義國家小瞧咱們!詹天佑暗暗地下定決心。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着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路上。
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着砂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刮的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員都急着想快點結束工作,他們在本子上填了幾個測得的數字后,紛紛在岩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后,一邊疑惑地問:“數據準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接着,他背起儀器,冒着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認真地復勘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都凍青了。
詹天佑就是這樣嚴謹而不辭辛勞地忙碌着。他白天攀山越嶺,勘測路線,晚上在油燈下繪圖,計算。面對技術上和實際施工上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他絞盡了腦汁,費盡了心血。鐵路在一寸一寸地向前延伸。人們的信心也在一天天地增長。
寒冷的冬天來臨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京張鐵路的施工進入了困難的階段。在地勢最險峻的居庸關、八達嶺一帶,要開鑿兩條隧道。任務相當艱巨,極具挑戰性更讓人心焦的是,寒冬帶來的惡劣生活條件也讓許多人,尤其是施工第一線的工人們畏懼了。缺水、缺食物、霜凍、居無定所、繁重的勞動,再加上疾病,種種困難重疊起來就變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眼看着大家士氣低落,詹天佑心急如焚。
“中國人真的修不了自己的鐵路嗎?中國人真的是東亞病夫嗎?”“不!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自己的錢修築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們,必須成功!”
詹天佑從焦慮中走了出來,他鼓勵自己,也鼓勵別人:“無論成功或失敗,絕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表示自己修築鐵路的決心,詹天佑致信夫人,讓他帶領全家遷到長城腳下。詹天佑的妻子非常支持丈夫的事業,她毅然舉家北遷,長途跋涉來到北國,在工地上安了家。
詹總工程師在工地上安家的消息,鼓起了人們的幹勁。只要一想到詹總工程師的全家老小和大家一樣睡帳蓬、啃窩窩頭,工人們頓時覺得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詹天佑全家在工地上一住就是四年。終於在1909年9月,京張鐵路全線通車了。這項工程原計劃要6年完成,結果只用了4年時間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計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火車參觀了京張鐵路,當他們看到長達1100米的八達嶺隧道、獨具匠心的青龍橋“人”字形線路后禁不住由衷地稱讚道:“詹先生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師。”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1萬多名鐵路員工的共同成果,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應該屬於大家。”
京張鐵路是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修建的鐵路,它的建成,揭開了中國鐵路史上光輝的一頁,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他就是詹天佑。京張鐵路上這朵絢爛的奉獻之花,將永遠開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
詹天佑和京張鐵路 標籤:詹天佑作文 讀《詹天佑》有感作文 讀詹天佑有感作文 《詹天佑》讀後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