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哲學家艾伯特與蘇菲對問題的探討中,不僅做了條理分明的敘述、幽默適當的引證,也將自己對哲學的思考滲透在文字之中。例如宗教,雖然喬斯坦-賈德的觀點並沒有得到評論家、尤其是一些虔誠的基督教信奉者的支持,但在我看來,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例如,這本書更注重科學為哲學發展所做的貢獻,而對於宗教卻有貶低之嫌。批評家對他把耶穌殉道與蘇格拉底之死相提並論所表示出的不滿情緒,在Phillip D. Jensen的書評《是誰的哲學史?》中寫得非常清楚:“儘管這本書給了基督教相當的篇幅,然而它對基督教觀點的呈現是相當失職的。基督教三位一體的信仰神觀,不是一個簡單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學問題,就能涵蓋的。把耶穌對真理的執着和他的殉道,類比於蘇格拉底,實在是對耶穌教訓極大的誤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基督教對於哲學影響力遠遠無法和科學相比,至少在近幾個世紀來,哲學的科學性正在被挖掘出來,以便更好地貢獻給人類。神的啟示顯然只存在於宗教信徒的心中,而哲學的思想卻可以滲透更大面積的人群。
這大概也正是本書選擇一個十四歲的少女為主人公的原因。她在哲學課之前並沒有接受到什麼正規的哲學思想,身上更沒有什麼宗教極端分子的傾向。只是如她的名字一樣,蘇菲具有一種促使她去理性地思考的智慧,於是她對於哲學,對與這個世界有比同齡人更為深刻的見解——擺在她面前的,是一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趨向於無限的廣大天地。儘管一條條錯綜複雜的線索都在暗示她世界的產生來自於意外,但逐漸深入的思考卻讓她走向了探詢世間萬物之意義的道路。這個似乎矛盾的問題在書中始終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因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堅信人類文明的創造來自於神的教誨——包括自稱自然主義者的艾伯特在內。
作為一本主要敘述西方哲學史的小說,《蘇菲的世界》對於東方哲學發展所用筆墨不多,僅提到了一些佛教的理論。而我認為佛教的生成與西方宗教之間的聯繫也是頗值得探討的。佛教對於萬物產生的觀點,和基督教有着較大的區別;與西方人相比,東方文化對命運與輪迴的解釋則更為完善。令人不得不嘆息的是,東方,尤其是較早進入文明時代的中國。雖然也在相當早地形成的一些哲學流派,但卻在很大程度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響,並逐漸演化成封建統治者的武器。西方的哲學思想儘管在產生的時間上沒有多大的優勢,卻因改革運動而具有了時代性和科學性,從而走向新的繁榮。這一點弦外之音,大多讀者也能體會得到。
我認為作品本身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的正確與否,而更重要的,是它引發的我們多少理性的思考,或者說,是這種思考本身的價值所決定的。它對於一個定義的詮釋,無非是引發思考的手段罷了。如此看來,《蘇菲的世界》是成功的:它不僅是一個優秀的詮釋者,更是千萬讀者哲學啟蒙的導師。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這是笛卡爾的一句名言,也許,這也是喬斯坦-賈德在《蘇菲的世界》中所要告訴我們的。即便一隻白兔引發的思考,也能讓我們有勇氣去探詢這個世界的未知領域,尋找我們存在的價值。
詮釋智慧親歷哲學——讀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標籤:哲學作文 愛因斯坦作文 人生哲學作文 讀《愛因斯坦》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