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夜行的車上,到另外一個城市去看望病中的母親,有些歸心似箭的急迫。
迎面的車輛,一輛輛疾馳而過。雪亮的車燈透過車窗玻璃打過來,讓人眼花繚亂。
可是無論我的心情怎樣急迫,每當前面有車過來,迎面相遇時,這輛車總會減速緩行,狹窄的路,它近乎停下來,讓其它的車輛過去。
司機扭過頭,歉意地說,沒辦法,這輛車的車燈很暗,這樣彼此都安全。
我向前方看看,這輛車的車燈確實較暗,其它的車,車燈雪亮而刺目,唯這輛車車燈的亮色是橘黃的,只能照亮自己和眼前的路,不會刺對方的眼。我只能抱怨這車的質量,誰知,司機說,這輛車的性能相當好。
一路上,我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着,聊的都是單位的人和事。最後,意見竟然達成一致,那些懂得謙遜和禮讓的人,在單位都受人歡迎,人緣都很好;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無論頭頂有多少光環,又多麼耀眼,但終究讓人避而遠之。
司機說,我們行車講究“禮讓三先”,其實這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是至理名言。
快到目的地了,我終於忍不住內心的好奇,問,車燈這麼暗,是不是沒有相應的技術?
司機笑了,要想亮,車燈可以要多亮有多亮,私營的小廠,也能生產非常亮的車燈,可這種車原配的車燈都這麼暗,技術不是問題,這車的生產廠家的品牌實力技術都非常強,可能跟生產廠家的設計理念有關,它想讓別人亮一點,自己暗一點。
這些話,給我很深的感觸。
讓別人亮一點,自己暗一點——充滿了人文關懷的理念。不與人爭“亮”,把“暗”留給自己,以此求彼此的安全。
我終於折服設計者的苦心。自己暗一點,不是在實力上的露怯,而是將樸素的體貼通過小小的細節體現出來。